摘要:点开新上线的武侠剧,十部有八部是慢动作+绿幕+五毛钱特效,剑还没拔出来,光污染先糊一脸。
“武侠已死”这四个字,这两年都快被说烂了。
点开新上线的武侠剧,十部有八部是慢动作+绿幕+五毛钱特效,剑还没拔出来,光污染先糊一脸。
观众骂归骂,心里还是馋那口“江湖味”——要真死透了,谁还天天在弹幕里刷“爷青回”?
9月11号上线的《赴山海》,算是第一个敢把“武侠复活”四个字写脸上的。
穿书+系统听着像网文老梗,但编剧玩了个狠的:让作者本人穿进自己写的烂尾小说,亲手撕剧本。
男主成毅一人分饰两角,现实里是秃头码字工,书里头是满级大佬萧秋水,最绝的是打戏——龙泉剑法+绵拳,剑走流云拳带雷,招招有出处。
听说他为了套剑招,在横店跟非遗师傅泡了三个月,拍到肩胛骨错位都没用替身。
预告里有个镜头,长剑挑灯,火星子溅在瞳孔里,弹幕直接炸了:“这TM才叫武侠!
”
隔壁《暗河传》走的是阴间路线。
江湖第一刺客组织内讧,三大家族杀得血里捞骨头,龚俊演的杀手头子,打戏全是水墨画风——黑伞破雨、血线割烛光,暴力得像在宣纸上泼墨。
导演特损,专挑下雨天拍竹林戏,演员冻得嘴唇发紫,刀砍在竹节上的声音脆得人心颤。
最戳人的是兄弟反目戏,两人从悬崖打到佛堂,最后一刀捅进对方肩胛骨,慢镜头里血珠顺着刀槽滴在佛经上,弹幕飘过一句“武侠的尽头是修罗场”,瞬间安静了。
杨洋这次在《雨霖铃》里演展昭,彻底撕掉了“古装美男”标签。90%打戏,14连招从格挡到回身斩,全是军艺基本功的变奏。
暴雨夜追凶那场,他一个鹞子翻身劈剑,雨水顺着剑锋甩成银线,镜头怼脸拍,睫毛上挂的水珠都在抖。
有场竹林戏NG了27次,就为了抓那个“剑割破雨幕”的瞬间,拍到凌晨三点,杨洋瘫在泥水里说“再拍最后一次,不行就砍戏”,结果这条成了预告片最高赞镜头。
最惊喜的是这批新生代真敢玩命。
罗云熙在《水龙吟》里吊威亚练鞭腿,大腿内侧全是淤青;周翊然拍《江湖夜雨十年灯》,零下十度穿单衣跳冰河,上来第一句话是“快拍!
睫毛结冰了!
”他们未必能超越前辈,但至少让观众看见:武侠不是PPT特效,是骨头撞刀口的真实痛感。
说到底,武侠的魂从来不是轻功水上漂,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蠢劲。
就像《赴山海》里那句台词:“江湖烂透了,那就掀了这张桌子。
”当演员肯为一套剑招练到脱臼,当导演敢用真雨真血真骨头,当编剧敢让主角亲手撕烂套路——武侠就还活着,而且比任何时候都野。
来源:悬崖边探险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