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剧情作了留白处理,并没有详细展开皇帝具体怎么死的。皇上打开了癸玺,第二天皇帝就死了,很多人误以为皇帝是被癸玺杀死的,这一点是不成立的。
看《藏海传》的时候,很多人不明白皇帝到底怎么死的,是被癸玺害死的,还是赵秉文杀死的,还是另有其人?
这里剧情作了留白处理,并没有详细展开皇帝具体怎么死的。皇上打开了癸玺,第二天皇帝就死了,很多人误以为皇帝是被癸玺杀死的,这一点是不成立的。
赵秉文后面也打开了癸玺,但没有被癸玺杀死,所以皇帝的死和癸玺没有关系。那皇帝到底怎么死的呢?显而易见,皇帝是被赵秉文害死的。
第一个关键问题,赵秉文这时已经是内阁首辅了,为什么要害皇帝?
其实这是赵秉文的一石二鸟之计。
其一,赵秉文要获得癸玺和铜鱼
只有皇帝死了,癸玺和铜鱼才能落到赵秉文手里。这里赵秉文采用了惯用的伎俩:“欲取之,必先予之”。
赵秉文之前从曹静贤处已经拿到了癸玺和两条铜鱼,但没有第三条铜鱼,癸玺还是无法打开,此时第三条铜鱼在藏海手里。于是他利用藏海追查癸玺,把第三个仇人嫁祸到石一平身上。藏海从石府找到了癸玺,但他只把癸玺上交给了皇帝,没有交出三条铜鱼。
赵秉文猜到了藏海和他父亲蒯铎一样没有上交铜鱼,利用时全向皇帝说出藏海隐瞒了铜鱼。藏海下狱,皇帝也从藏海那得到了三条铜鱼。
皇帝一死,兜了一圈,癸玺和铜鱼都重新回到了赵秉文手中。
其二,赵秉文要扶持新皇上位。
皇帝死后,赵秉文作为内阁首辅把持朝政,控制皇室宗亲,永容王爷也被软禁了,皇帝身边的孙公公和近身侍卫都被他抓起来下狱了。
皇帝无子,按道理皇帝死后,留在京城的永容王爷是可以继承皇位的,但最终继位的却是个新皇帝,也就是临淄王的儿子。
显而易见,赵秉文早就投靠了临淄王这边。新上位的皇帝稚嫩,比永容王爷要好控制,赵秉文自然会选择容易掌控的一方。
第二个关键问题,赵秉文是怎么杀死皇帝的?
那晚,皇帝见了藏海,藏海向皇帝告知向身边的孙公公说第二天宣赵秉文来见他。之后皇帝打开癸玺,再没见过其他人。第二天,皇帝就出事了。
首先,排除赵秉文亲自动手。如果他亲自动手的话,会直接把皇帝杀了,不会给皇帝留一口气,因为后面皇帝还见到了永容王爷,王爷说皇帝说藏海是对的,但没有提赵秉文,所以赵秉文没有亲自动手。皇帝大概率是中毒,类似于像高明一样喝了有毒的茶,不会马上断气那种。
其次,皇帝身边的孙公公也排除作案嫌疑。后面在狱中,赵秉文还对藏海说,孙得芳(孙公公)护驾不利,也被下狱了。那么,就只可能是皇宫里面的其他人下毒了。
为什么我认为皇帝的死与曹静贤有关?
曹静贤是太监之首,对皇宫掌控很深。当时藏海偷偷去含皇帝的章殿偷癸玺,却没有一人把守,其实是曹静贤暗中把人都调走了,为的就是等藏海偷出癸玺之后,他能坐收渔翁之利。
赵秉文和曹静贤曾经是大雍学宫里一起求学的好兄弟,曹静贤还为了赵秉文受了宫刑。在临死前,曹静贤把癸玺和义子义女们都托付给了赵秉文,那么皇宫里这么重要的人脉资源肯定也一起交付给了赵秉文。
赵秉文利用曹静贤给的资源,就轻而易举地掌控了整个皇宫。这也是为什么赵秉文敢把癸玺交出去,因为他已经牢牢掌控整个皇宫。他既然能给出去癸玺,就有信心让癸玺重新回到他那。
结语:
其实,不管藏海有没有将赵秉文的事告诉皇上,皇上都必死无疑。赵秉文早已布下死局,他既要夺得癸玺,又要扶持新皇上位,掌控朝局。藏海提前识破赵秉文第三人的身份,正好给了他栽赃嫁祸谋害皇帝的理由。
赵秉文布的这个局确实高,他先杀石一平,排除他是第三人嫌疑,又借皇帝的手集齐铜鱼,再通过杀害皇帝夺取癸玺、扶持新的傀儡皇帝,完成对朝政的绝对控制。癸玺是阴谋的道具,而曹静贤的势力是他杀人的刀。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