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生万物》的时候,好多人都为绣绣娘揪着心——同样是嫁进宁家当老婆,绣绣娘最后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可后来的小老婆银子,不仅能管着家,地位还比原配绣绣娘高,这到底是为啥?
追《生万物》的时候,好多人都为绣绣娘揪着心——同样是嫁进宁家当老婆,绣绣娘最后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可后来的小老婆银子,不仅能管着家,地位还比原配绣绣娘高,这到底是为啥?
先说说绣绣娘,她这辈子就输在“太能忍”上。
嫁宁学祥之前,她心里揣着的全是“好好过日子”的念想,觉得嫁了人就该相夫教子、顺着婆家。可宁家根本没把她当回事:婆婆动辄给她甩脸子,宁学祥更是把土地看得比老婆孩子还重。最让人心疼的是女儿被掳走那次,绣绣娘哭着求宁学祥卖块地赎女儿,毕竟是亲生骨肉,换谁都急疯了。可宁学祥眼皮都不抬,说“地不能动”,还把绣绣娘推倒撞了头。
就这,绣绣娘也没敢多说一句。她把委屈全憋在心里,白天强撑着做家务,晚上偷偷抹眼泪,连句反抗的话都不敢说。后来女儿没找回来,她心里的那根弦彻底断了,身子一天天垮下去,最后躺在床上咽气的时候,身边连个真心疼她的人都少——她的“忍”,没换来好日子,反而把自己的命熬没了。
再看银子,她跟绣绣娘简直是两个极端,她的活法就俩字:“敢争”。
银子嫁宁学祥,从一开始就没藏着掖着——她家里穷,娘生病、弟弟妹妹要吃饭,她就是奔着“给家里挣活路”来的,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贤惠”想法。新婚夜宁学祥因为她不是黄花闺女发火,银子直接抄起桌上的烛台,怼回去:“要么你今天打死我,要么就好好过日子,别拿我当软柿子捏!”就这一下,宁学祥反倒不敢再对她横了。
进了宁家后,银子更没客气。宁学祥让她伺候,她就直接要好处:“给我家送两袋粮食,不然我不伺候”;宁学祥想喝酒,她敢直接把酒瓶夺下来,说“喝多了伤身子,得听我的”。后来她给宁学祥生了个儿子,宁家老来得子,宁学祥更是把她宠上天,家里的银子、钥匙都敢交给她管。
银子从不管别人说她“泼辣”,她只认一个理:想要的东西就得自己争,受委屈了就得说出来。就这么着,她不仅让自己在宁家站稳了脚,还把日子过得比原配还滋润。
其实俩人命运差这么多,还有个关键原因:宁学祥的态度变了。
绣绣娘嫁过来的时候,宁学祥正是壮年,家里家外都他说了算,根本不缺人伺候,所以绣绣娘的“忍”在他眼里就是“没脾气、好拿捏”,自然不会把她当回事。可娶银子的时候,宁学祥已经老了,身边没人跟他说心里话,还总怕自己孤单。银子敢跟他吵、敢跟他闹,反而让他觉得“热闹”;加上银子会照顾人,知道他怕冷、怕喝酒伤肝,比绣绣娘更懂他的需求,宁学祥自然就偏向银子了。
还有个绕不开的点:那个年代的“名声”。绣绣娘成亲当天被土匪绑走过,虽说没受欺负,可村里流言蜚语早就传开了,连宁家都觉得她“不清白”,这成了她一辈子的疙瘩,走路都抬不起头。可银子不在乎这些,她不管别人怎么说,该要的要、该争的争,名声那套束缚不了她——在活命和争好日子面前,她分得清孰轻孰重。
看绣绣娘和银子的结局,真的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绣绣娘守着“规矩”过了一辈子,最后却成了规矩的牺牲品;银子打破了规矩,反而为自己争来了活路。不是说银子的做法全对,可在那个女人没地位的年代,她的“敢争”,至少让自己活成了宁家说得上话的人。
来源:春天好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