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看完《蜗居》还在纠结“他到底爱不爱她”,其实压根儿没爱,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大型自我补偿现场。
“他给你买的不是爱,是标价。
”
一句话,把宋思明和海藻那层遮羞布撕得稀碎。
很多人看完《蜗居》还在纠结“他到底爱不爱她”,其实压根儿没爱,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大型自我补偿现场。
先说宋思明。
外头西装笔挺,回家连灯都懒得开。
他最怕的不是纪委,是穷——那种小时候穿补丁裤、被同学嘲笑的穷。
穷到骨子里,才想用权力把自卑按在地上摩擦。
海藻出现,不过是刚好撞在他“青春缺口”上:她像极了他暗恋过的白月光苏惠,连低头笑的角度都像。
于是,他把海藻当成人形创口贴,贴在自己漏风的心口。
钱、车、房,全砸过去,砸得不是浪漫,是控制。
他要的不是“我爱你”,是“你得靠我活”。
海藻越乖,他越能骗自己:看,老子终于赢了当年那个穷小子。
可海藻呢?
原本跟小贝挤在出租屋吃泡面也乐呵,被宋思明一抬手就拎进云端。
云端太软,软到忘了怎么走路。
她以为那是爱情,其实是被包成礼物的自己。
第一次收下银行卡时,手抖得不像话,后来刷起来比谁都顺——人一旦尝过“不用努力就能拥有”,就很难再回得去。
最狠的是怀孕那段。
宋思明听说是个男孩,眼睛都亮了,转头就盘算:老婆卖房凑的救命钱,先拿去给海藻母子铺后路。
老婆?
那是能扛事儿的“正宫”,得留着善后。
海藻?
那是得藏起来的“物件”,得保证不掉漆。
他甚至安排母子出国,像打包一件易碎品,连地址都选好了,却从没想过原配女儿以后怎么交学费。
临死前那通电话,语气温柔得像在说“晚安”,其实每个字都在交代遗产分配。
老婆听完直接摔了手机——她拼死拼活攒的钱,最后成了给小三养孩子的基金。
换谁不疯?
这事搁现实里,就是高配版杀猪盘。
只不过宋思明没躲在东南亚,他坐在CBD顶层办公室,用权力和阅历做刀,一刀刀割得你心甘情愿。
海藻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那些刚毕业的小姑娘,以为遇见的是“成熟稳重”,其实是被当成青春祭品。
说到底,宋思明谁都不爱。
他爱的是“被需要”的感觉,爱的是“我能掌控”的幻觉。
海藻爱上的也不是这个人,是“原来我也可以被捧在手心”的错觉。
两个缺爱的人,一个用钱补洞,一个用青春填坑,最后一起塌方。
所以啊,别信什么“他给你花钱就是爱”。
真爱你的人,会先问你想不想,而不是直接塞给你。
所有不让你选的关系,本质都是买卖——只不过有人用现金,有人用眼泪。
来源:笑果潮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