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淑兰二婚被宠上天,只因她抓住了底层男人的命脉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8 21:37 1

摘要:盛家的头一个女儿,出嫁那天阵仗摆的是够大的。银子、田地、铺面,丫鬟小厮,绸缎箱子挤满小院,简直跟春晚押轴一样扎眼。就算是那种摊手说“不如人”的县太爷,到了这事上也要给点面子。女婿呢,拿着死活考不上的秀才名头,一看岳家底气这么硬,连工作都是岳家搭桥牵线帮着弄来的

盛家的头一个女儿,出嫁那天阵仗摆的是够大的。银子、田地、铺面,丫鬟小厮,绸缎箱子挤满小院,简直跟春晚押轴一样扎眼。就算是那种摊手说“不如人”的县太爷,到了这事上也要给点面子。女婿呢,拿着死活考不上的秀才名头,一看岳家底气这么硬,连工作都是岳家搭桥牵线帮着弄来的。听着是体面,真过日子了,盛家人恐怕一半夜也睡不安稳。

你说要是这么个局面,男的该感恩吧?可偏偏,孙志高这人没在乎过。他靠淑兰“翻身”,却对她连基本的热情都吝啬。新婚还不到一个月,说纳妾就纳妾。三年不到,淑兰忙着给他张罗“家里人”,丫鬟小妾凑起来能开个篮球队。好些人家到死还舍不得纳这号妾室,他倒好,靠着强靠盛家撑场面,满院子女人来来去去,最后还让妻子整理安排得妥妥帖帖。

淑兰的日子,其实连个“主母”都谈不上。早晨起来,先去婆婆房里磕头请安,倒茶捶背、伺候睡觉。白天家里乱七八糟一帮人,她得做东做西。晚上能跟丈夫睡一个月里顶多三五天,其余时候就是孙母吩咐什么做什么。有时候,她坐在屋子里望着院子发呆,想:“这家不是我娘家,怎么活得像人家丫鬟呢?”但世上事就这样,谁让她没生孩子呢?婆婆抓着这个说事,三天两头冷嘲热讽,丈夫更是觉得她“寡淡无趣”,话里话外就像她拖了家的后腿。

日子最难的时候,孙志高还闹过青楼舞姬那档子事。说是舞姬怀上了孩子,孙志高就风风火火非要把人娶进门。盛家的家规一向死板,跟那圈子沾边就是丑闻。淑兰有点为难,话还没说完,丈夫当面就是一顿拳脚。别的人都说“嫁女儿要门当户对”,可真等家里女儿被打成这样,谁都腌臜得没法说。

三年下来,淑兰变得瘦得不像样,再没了那会儿出嫁的新鲜气色。亲娘举着和离书寻来孙家,一屋子族人围着桌子冷眼瞅,孙志高还笑嘻嘻地朝众人说:“你无才无貌,配个杀猪种菜的得了。”话说出口,像把心针一样扎人。谁能想到,盛家投了这么多银子,把女儿送成了孙家几十口人的仆役,最后还换来一道落花流水的“公证和离”。

当时场面冷到人心脏结冰。淑兰低头签字,眼泪都不敢掉出一滴,只想着赶紧离开这家。盛家人没说什么狠话,反倒捏着鼻子忍了气,把闹腾的事压下,给女儿留一点体面。可大半夜回家路上,家里人怕邻居听见闲话,都默不作声。另外一句闲话在盛家老宅头也流传:“这姑娘命苦,投了金子也没浇开花。”

人分两种,有的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有的能把命拧一拧再活出气力。盛淑兰就是后者。和离后的淑兰,娘家老太太怕她再招出风言风语,急着把她送去乡下亲姑姑家躲躲风头。姑姑家种地,人都不讲什么“门当户对”,倒还实诚。盛姓大房的老太太还专门叮嘱姑姑,要多开导淑兰,带她学学与人处事,别光闷头自苦。

在农村,日子慢极了。没了那些应酬、规矩,也没人盯着她是不是主母还是长女。姑姑家里,姑娘贵姐儿性子活得自在,跟丈夫一块下地,婆婆上桌就是个自家人。淑兰一时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几个月下来倒也顺了。她午后能和贵姐儿一块在灶房聊天,偶尔帮忙种地,晚上就蹲在院子里数星星。乡下的空气把她憋坏的心肺缓缓吹松了。有段早春,她独自站在菜畦边,看着泥土发芽,忽然觉得自己不是一株干枯的草,也能再长起来。

说起来也怪。从县城头号“名媛”,到乡下种地的“农妇”,其实只隔了三两个月。贵姐儿的婆家有个壮汉,这人宽厚话少,整天埋头种地。盛家人说,要不就让淑兰跟他试试。二婚出嫁这事,当时淑兰想了好久,最终还是答应了。她想,世上男人多的是,有些人也许不会说诗书,却肯陪你吃粗饭喝白粥,也不嫌弃你的过去。

这场婚事没了头婚的风风光光,盛家也没再投什么银子支持。新丈夫家里也就是普普通通人家,日子随意过,没人刻意苛待,也没人把她供起来当女主人。头几年,公婆对她多少有些拧劲,毕竟二婚女人进门,这年代谁都有点疙瘩。可是,淑兰没再卑躬屈膝。她干啥都不抢镜,也不强求认可,人再挑她,她也一声不响干自己分内事。

说来也巧,人跟屋里待惯了,没多久,头胎孩子就落地了。大胖小子抱上手,邻居都嚷嚷“福气来了”。再过两年,第二个小儿子跟着出生,公婆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原先的冷言冷语慢慢收起来,取而代之的是早饭端来的鸡蛋、后晌菜园拎来的白菜。盛淑兰这才像一家之主子,出得厅堂进得厨房,人家都夸她会过日子。

话说回来,淑兰到底是怎么从“草”变成了“宝”?是不是因为她这回挑了个好男人呢?可真要细数起来,这个家刚开始也没多待见她。所谓“家庭地位”,其实是孩子带来的。两年连生俩儿子,公婆看着人丁望族,拿淑兰当宝贝,处处体贴关心。你说这自古的“香火传承”,谁家不重?头婚时候,孙志高也折腾着生孩子,舞姬怀孕他宁可割掉岳家根本,非要把人请进门。这里头到底是喜欢谁,还是看谁能生孩子,外人倒说不清楚。

想来古往今来,男人娶妻到底是图什么?有的人讲感情,有的人讲门第,更多的底层人无非是意在子嗣。孙家那样的读书人,到底骨子里还是“底层思维”,一切绕着生儿子转。盛淑兰再婚这事,说难听点也是因为能为丈夫“添根接枝”。

偶尔想,这世界女命真难,家底再厚实也挡不住几句闲话。能嫁得好、过得顺还得看,生孩子才算有意义。淑兰婚姻路上吃过那么多苦,转了绕回来,发现一切不过如此。女人值不值钱,好像都还系在能不能“抱孙子”头上。

她晚年坐在农庄院子里,偶尔抬头望一望天,或许也会想:要是没有那些规矩,没有那些家族门第,自己是不是就能活得宽松点?盛家送她嫁给孙志高,把她一推再推地送到别人的屋檐下,到头来,却是两个孩子让她最后在这世上扎下了根。

如果有人问盛淑兰后悔不后悔。她大概不太说得清,也许命里苦过,也许命里也有暖热的时候。她走了这么一圈,天还是那样地蓝,地还是那样地厚,只不过心里多了一层不声不响的罅隙。

家里院子里偶尔飘来笑声,都成了她现在的生活。不知道命运下一步是不是还要绕个弯儿,但她总算还是站在人群里了——只是有些人,注定是靠运气活下来的。

来源:溪水里捉鱼的渔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