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际上,这个由国家广电总局推动的《经典文学影视化实施方案》,早在2024年就开始启动了,还设定了时间节点,规定“新版四大名著”必须在2025到2026年之间完成影视改编。
自从8月中旬消息传出说“第四大名著要翻拍”之后,整个网络嘛,各个角落都在热烈讨论这事儿。
实际上,这个由国家广电总局推动的《经典文学影视化实施方案》,早在2024年就开始启动了,还设定了时间节点,规定“新版四大名著”必须在2025到2026年之间完成影视改编。
虽然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总局公布的项目安排“时间紧、任务重”,不过经过一年的竞标,四大名著都顺利找到了合作的制作团队,这算是个不错的开始。
“正午阳光”靠着《琅琊榜》的主创12人团队和在横店11还原的洛阳城实景,成功拿下了《三国演义》的制作;“柠萌影业”则带来了AI动态捕捉技术,实现了“孙悟空72变”的完美拍摄,赢得了《西游记》的制作权。
“新丽传媒”没啥花样,就是能“揽”到不少艺人,打算在山东梁山遗址搭个演员训练营,让“好汉们”接受为期三个月的严苛训练,结果《水浒传》就被他们拿下了。
“郑晓龙团队”靠VR技术玩起了沉浸式叙事,惊艳了很多人,赢得了中国“红学会”11位专家的齐声推荐,最后在关键时刻成功拿下了《红楼梦》。
网传有说法,说正午打算出《三国》,投资达到10亿,目标是打造像《权游》一样的震撼战役场面;另一方面,柠萌或许会为了《西游》,选择女性来反串唐僧;还有关于新丽的消息,传说他们在挖掘扮演水浒硬汉的演员,还有一些退役运动员也被考虑加入。
各种传闻总是不停传开,官方方面大都没有什么明确的回应,而进展速度最快的,也就是郑晓龙那版新版《红楼梦》了。
现在已经官宣了,流潋紫被确定为新版《红楼梦》的唯一编剧,这也是他俩继《甄嬛传》后,再次携手合作的作品。
郑导提到,这次《红楼梦》坚持“尊重原著加现代眼光”这条路走,故事大体上是按曹雪芹前80回的线索展开,避免了“高鹗续写”带来的那些纷争。
不过,观众们对《红楼梦》的改编还是心有芥蒂,毕竟自87版《红楼梦》以来,几乎每一版都遇到尴尬或者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尤其是2010年李少红的《红楼梦》,一出后就被吐槽得一败涂地。
看到这么多之前的失败经验,这次郑晓龙在翻拍《红楼梦》时又讲要加入“现代视角”,结果引得不少人很担心。有网友直接喊话郑导:“别浪费钱啦!把87版修个高清,再拍个前传后传不是更好?”
有人觉得流潋紫的创作能力和风格可能没有办法应对《红楼梦》的深邃程度。她自己在采访里也说过,郑晓龙导演挑选她来改编新版《红楼梦》,主要是因为她在讲“香菱学诗”这课的时候表现得挺不错,被郑导注意到了。
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个说法说服力不大。个人的小传和《红楼梦》整体剧情是两回事儿吧。要让流潋紫,一个红学粉丝,在没有红学专家指导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搞定新版《红楼梦》的改编,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尤其流潋紫还说,她想用现代的角度,来解读和展现这部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新鲜体验。
依我的体会吧,《红楼梦》这种有厚重历史底蕴的严肃文学,最合适的表现方式还是要把原著好好挖掘透彻,别想着给观众整出什么所谓的新奇体验,反倒容易走偏了。
地说,《红楼梦》一开始就只剩下了前八十回,最火的时候还带有残缺。等曹雪芹一走,市场上就冒出了几百种续写的版本,让人眼花缭乱。
最后,高鹗顺利战胜了那些写续书的人,把后四十回写出来,成了最流行、最有人认可的续作版本。
你猜猜,这几百个续书版本中,有多少人真正挖掘过原著精髓,又有多少人只是胡乱出点新奇点子?就连高鹗的版本,也还是让人争议不断,被红学界的专家们觉得比不上曹雪芹一半的功底。
那你觉得凭什么流潋紫能写出既能让人接受又新鲜的版本呢?这不就像把她往火上烤一样嘛!
要是不打算跟87版硬碰硬,关于新版《红楼梦》,我觉得可以考虑其他续写的版本,比如《癸酉本石头记》。这个版本,故事结局和结构走向都和前80回相当贴合。至于那文字还比较粗糙的问题,让流潋紫帮忙润色一下,她的压力就轻松不少啦。
现在新版《红楼梦》正忙着选角呢,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都伙同着晒 opinions。不少人都在议论人物的得失,气氛挺热闹的。
眼下关于林黛玉的角逐,陈都灵、宋祖儿、周也、杨紫这些名字挺吃香的,热度挺高。至于贾宝玉嘛,大家都在推檀健次的,也有不少人支持新人试试。王熙凤方面,建议的人选有蒋欣、韩雪,还有人提到高叶,都挺有不同的看法。
各种说法五花八门,基本上算是粉丝的狂热表现,几乎都是在为自己喜欢的偶像刷CAII,完全没关心郑晓龙这边的事儿。碰到这些消息,只当看热闹就行了,别太当真。
关于新版《红楼梦》的选角,我依旧觉得得用素人,演员嘛,就算不能像87版那样专门培养气质和性格,也得让人沉淀一下,现在的气场得有点底才行,别还没拿到手就急着演,要不就别折腾了,早点休息吧!
来源:徐大聪明在娱场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