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归队》这部剧一路追下来,不少观众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这种题材,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活到最后。可真到了大结局,看到鲁长山牺牲的那一幕,心里还是像被人狠狠揪住一样。
《归队》这部剧一路追下来,不少观众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这种题材,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活到最后。可真到了大结局,看到鲁长山牺牲的那一幕,心里还是像被人狠狠揪住一样。
鲁长山这个角色,在整个抗联小队里,就是主心骨,是扛旗的人。从第一集出场,到最后几集,他一直是“排长”,是把队伍拉回来的那个人。即便这么多年被打散、被迫流亡,他也从没忘过自己最初的使命——打鬼子,救国家。
剧情最后,鲁长山带着小队渗入牡丹江,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活捉肖铁林,摸清大秃子岭的秘密工事情报。可惜敌强我弱,过程比想象中还要危险。预告片里,鲁长山拼尽最后一颗子弹,掩护战友撤离,自己却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那一刻,才是真的让人破防了。
有人说,鲁长山的死,是整部剧最震撼的时刻。他死之前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顶着枪火为自己的弟兄赢得一点生路。抗联从来就不是一群天生的“铁人”,他们也会怕死,也会有家人孩子,可他们始终明白,总要有人挡在子弹前面。鲁长山就是用生命告诉大家:队伍还得有人往前冲。
而也正是从鲁长山的牺牲,观众才真正明白另一位角色——田小贵,为何早早选择了赴死。
要说《归队》最让人心疼的角色,田小贵一定在其中。小贵一开始出场的时候,还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天真乐观,甚至还有点少年意气。他跟着鲁长山闯入抗联,其实没多少豪言壮志,更多是一份热血和对战友的单纯信任。
可随着剧情推进,他遭遇的苦难几乎是所有人里最沉重的。被鬼子抓去拷打,双手被冻残,双腿也残疾不全。他那么年轻,就被毒瘾折磨得撕心裂肺。在731的实验里,他成了被控制的试验品,一度差点迷失。对一个少年来说,这已经是炼狱一般的考验。
但最难受的还是,他走到最后,终于有机会可以重归队伍,却发现自己身体不听使唤了——连握枪都拿不稳。那种无力感,谁能理解?
剧情里,小贵在归队之前,曾经挣扎过、犹豫过。他看着鲁长山,还幻想有下辈子能做父子。那不是一句随口的话,而是真的把排长当成亲人对待。可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身体早就被摧毁,留在队伍里,只会成为连累。
所以,田小贵选择用死亡,换取最后的清醒。他在毒瘾发作时,用刀扎自己大腿,想要保留一丝清醒,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能再做鬼子的傀儡。他怕的是一旦迷失,会伤害战友。最终,他决定慷慨赴死,把生的希望交给了队伍里的其他人。
说白了,田小贵的死,是他自己对命运的清算,更是他守护鲁长山和队伍的方式。他用生命喊出来的答案是:“我不能再失控了,不能害弟兄们。”
很多观众看剧的时候,可能一度觉得小贵是不是死得太早,或者觉得他有机会再活下去。但看到鲁长山的最后结局,才豁然开朗。
鲁长山为大家断后,死得凄烈,但这是他的职责。他是排长,是带头人,必须把最后一颗子弹都留给敌人,必须保证队伍能继续走下去。小贵看得比谁都清楚,他终有一天会面对这种场面——排长要死,别人必须活。而他能做的,就是提前替鲁长山挡掉一部分风险,不把危险再变成拖累。
这也是为什么,在鲁长山真正倒下后,观众才流下另一份眼泪:原来田小贵那么早的牺牲,不是“无谓”,反而是最懂“归队”意义的一次担当。他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英雄主义,而是为了给鲁长山,给排长,留一点余力。
如果田小贵没有提前赴死,没有在被药物控制时选择清醒,那么鲁长山最后不仅要面对鬼子,还得时刻防备“小贵失控”。那样鲁长山会死得更快,队伍也可能全军覆没。
换句话说,田小贵的死,是他为鲁长山赢得的时间。鲁长山明知自己最终可能倒在战场,可队伍没有全灭,就是他的胜利。而小贵,则是早一步,把自己的“半条命”交给了排长。
《归队》全剧最打动人的地方,不只是残酷的抗战故事,而是“归队”二字背后,那一份执着。
汤德远本来已经认命过,想过安稳小日子,可妻儿遇害之后,他幡然醒悟——没有国家,就不可能有安稳的家。他选择归队,背后是血海深仇,也是觉醒。
田小贵更特别,他其实归队的时间极短,战斗力不足,可他选择把生命也一并归给了队伍,这就是另一种归队。
鲁长山走到最后,用血肉之躯托起整个小分队的生路,他的牺牲,更是把“归队”二字写满了赤诚。
所以,《归队》这部剧里没有真正的失败者。虽然死了很多人,但他们的死是为了让队伍能继续走下去,能让家国未来有希望。结局中,只剩下汤德远、高云虎、万福庆三人活着,站在松林镇的那棵树下,向死去的人敬礼,那一刻观众的眼泪绷不住了。因为大家都懂,那不只是三个人活下来,而是背后无数人的牺牲,撑出了今天的生机。
看到这,我们才终于明白:田小贵为什么要赴死,鲁长山为什么必须牺牲。那不是命运开玩笑,而是他们对“归队”的最好回答。
有的归队,是归到战场;有的归队,是归到信念。小贵和鲁长山,就是归队里最亮的火,把最后的光,留给了战友,把最后的血,留给了这片土地。
——写到这里,心里还是沉甸甸的。观众说,看《归队》哭得很惨,但哭过之后才知道,这些角色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悲伤,还有勇气和担当。
这才是《归队》最想告诉每一个人的事情。
来源:影探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