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近收官的《归队》剧情张力持续拉满,牡丹江任务线成了全剧最揪心的转折点。老山东带着福庆、高云虎潜回城里,目标很明确——通过汤德远这条线活捉叛徒肖铁林。可谁能想到,当年跟老山东出生入死的汤排长,如今守着自家酒楼过起了安稳日子,见了老领导连手都不肯握,嘴上喊着"排
临近收官的《归队》剧情张力持续拉满,牡丹江任务线成了全剧最揪心的转折点。老山东带着福庆、高云虎潜回城里,目标很明确——通过汤德远这条线活捉叛徒肖铁林。可谁能想到,当年跟老山东出生入死的汤排长,如今守着自家酒楼过起了安稳日子,见了老领导连手都不肯握,嘴上喊着"排长",脚却像钉在原地似的,死活不肯再扛枪。
说起来汤德远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拖家带口的,谁愿意把安稳日子作没了?那会儿日寇早就盯上他了,明里暗里的监视没断过,加上早年被伪军折磨落下的肺痨,这位老哥是真被磋磨怕了。说白了,当年抗联的苦日子把他那点热血熬凉了,如今就想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小人物的挣扎最戳人心。
就在老山东几人跟汤德远僵在包厢里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打骂声。"住手!"一个嘶哑的声音穿透嘈杂,老山东猛地站起来——这声喊,像极了当年那个总跟在队伍后面的小少爷!冲出去一看,可不是嘛,满头长发纠结成毡,脸上糊着泥灰,哪还有半分当年田家屯小少爷的模样?被汤德远的伙计摁在地上揍的,正是失踪多年的田小贵。
"贵儿......"老山东声音都抖了。田小贵抬起头,那双曾经白净的手如今肿得像发面馒头,指关节扭曲成奇怪的形状。他断断续续说着这些年的遭遇:战场昏迷醒来就跟大部队失散,逃回村里被汉奸举报,给人打长工又被识破身份,一路被追得像条丧家犬。"活着比死还难,可我不敢死啊......"这话一出口,包厢里的人眼圈全红了。抗联战士的日子,哪是"艰难"两个字能概括的?
不过田小贵这出场方式,实在太像剧本安排了。之前高云虎就是用类似的"偶遇"接近汤德远,这次偏偏赶在老山东谈判时出现,还刚好在包厢门口被打,声音又恰好被认出来。这一连串巧合,真的只是运气吗?更让人心里打鼓的是他那双手——说是冻伤,可那扭曲的程度,怎么看都像是被重物反复砸过。
你想想,川野之前提到的"490号"还没露面呢。日寇对付抗联俘虏的手段,史料里写得明明白白,抓去731部队的人,不是被当成活体实验品,就是被药物控制成傀儡。之前那个423号,不就熬不住折磨成了叛徒?田小贵要是真被抓进那种地方,能活着出来?
真相比想象的更残酷。田小贵的手哪是冻伤,是被伪军吊起来拿烙铁烫、用夹棍夹出来的残疾。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松过口。直到被汤德远的伙计误打时,他还死死护着怀里藏的情报。最后关头,为了不让日寇的阴谋泄露,这孩子硬是扑在汤德远身前挡了子弹,死的时候眼睛还盯着酒楼门口——那是抗联队伍撤离的方向。
这段剧情看得人心里堵得慌。昔日的少爷公子,本该锦衣玉食,却为了一句"把鬼子赶出去",把命丢在了白山黑水里。可他这一死,倒把汤德远彻底骂醒了。看着小贵血肉模糊的脸,汤德远突然抓起桌上的酒壶往地上砸:"老子这条命,本来就是抗联给的!"当晚他就带着伙计炸了日寇粮仓,又连夜带着老山东摸到肖铁林老巢,亲手把叛徒捆了回来。
田小贵的牺牲像根刺,扎在老山东心里。后来队伍里来新兵,他总把人家护得严严实实,就跟当年护着小贵似的。最后那场攻坚战,为了给新兵挡炮弹,老山东被炸得连完整的尸身都没留下。弥留之际他拉着新兵的手念叨:"替我瞅瞅,将来没鬼子的中国,啥样......"
大结局没什么轰轰烈烈的胜利,就剩汤德远、高云虎、福庆几个幸存者,背着战友的骨灰回到八棵松。雪地里立着一排排木牌,风一吹呜呜地响,像极了当年队伍出发时的军号。说起来,这剧最难得的,就是没把英雄塑造成完人——会犹豫,会害怕,会犯错,但关键时刻,总有人愿意把命豁出去。这种真实,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量。
#归队大结局意难平# #田小贵牺牲看哭# #抗联战士的热血岁月#
来源:分秒必争一点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