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问题,真不是“砍一刀”那么容易能解决的。很多人都觉得,有坏人、有内鬼,直接下死手,干脆干净,眼不见心也不烦。但真要身处其中,像老魏或者周乙那样,活在刀尖儿上,这每一次选择,都比剃头刀还要薄,还要扎手。
有些问题,真不是“砍一刀”那么容易能解决的。很多人都觉得,有坏人、有内鬼,直接下死手,干脆干净,眼不见心也不烦。但真要身处其中,像老魏或者周乙那样,活在刀尖儿上,这每一次选择,都比剃头刀还要薄,还要扎手。
周乙回到城里那阵子,身上的风尘味还没褪干净。头两天他就把春三揪到了跟前。春三是街面儿上的老油条,说话办事滴水不漏,不过人一松懈,闲聊里还是会露点馅。那天喝了两杯小酒,嘴一瓢便报了几个名字。那些名字,听起来再普通不过:一个老装卸工头,江头的旅社老板,还有个在歌厅唱小曲的姑娘,再就是道边茶馆说书的瘦老头。
本来这些人,搁平常谁也不会多看一眼,可在周乙眼里,他们都写着两个字:危险。他把这份手写名单交给了老魏,叮嘱了一句,别凑他们,远着点,别乱碰。“不是让你去收拾他们,”周乙点一支烟,语气又像唠闲磕,“这帮人啊,是条线,不是一锤子买卖。”可老魏血气方刚,非要把这些名字按死在黑名单上。“秋后算账,这句你记着,总归有那么一天。”那状态,就像冷水锅里扔红辣椒,说不炸锅才怪。
两个认知上的鸿沟,从那刻就明晃晃掰开了。老魏信的是快刀斩乱麻,有问题砍了再说。周乙就不一样,他觉得,有时候麻是用来盘的,盘清楚了再动手。要是碰到什么抓不住尾巴的敌人,杀一批还会冒出新的一批,反而更难防。
说起来,像那年冬天“药失踪”那档子事,印象太深了。抗联缺药,孙悦剑又碰上“嘴碎”的人,结果情报泄露,药送一半让北山头的悍匪拦了。那伙头,叫孙大嘴,算盘比算盘还精。他前脚跟周乙他们称兄道弟,后脚就能把药卖给日伪。老魏脾气大,抓着机就要硬碰,觉着谈判没劲,该拿人拿人。可结局呢?钱也丢了,人也丢了。而周乙是怎么想的?他让人兜圈儿,从赌场下手,找到幕后大头——那人绑得比粽子还紧,背景深到连高彬都不敢碰。周乙这时候不使狠劲,反倒绕个弯,让上头的人出手,到头来人和药都救回来了。
这里头有悲有喜,有成有败。其实最难受的是,那些牺牲的人,有时候真的白白付出了。行动晚了半步,山上刚弄好药,人就没了。那一晚,老魏坐在门口,撕着烟头直落泪。周乙呢,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心里比谁都绞得厉害。
老魏性子直,不服软。他觉得报仇是责任,是正气。可像周乙这样的人,头脑里装得多,又得想着队伍安全,又得看敌人动向。他不是肝胆不够,而是觉得,关键时刻留一线,未必不是自保。老魏说他心软,说他“还留情面”,其实周乙哪有情面。晚上独自一人坐在楼梯口,他早就习惯心脏突突突的跳,怕什么?怕干错了事,回头搭上全家,连累一街区的命。
说无情,谁能做到?你别说,拿刀的人,往往比被杀的人更难受。比如老邱,曾经一起喝过酒,极端时还能同头共枕的密友,一旦出现叛变,处理他其实比仇敌还难。有人说,“不能仁慈”,有人说“不能为仇人流一滴泪”。可现实是,周乙会夜里辗转反侧,回想自己当年也亲手“送走”过熟人。是不是值得?换不回失去的人,能保下活着的人,这才最重要。
大事难,不在当下,而在将来。就像有一次,江城出了内鬼,刘瑛是老邱的老婆,外头风声紧,老魏就想一刀两断。周乙却说:“你看,其实都在局里搅着呢,杀死一个人,又能安静多久?”很多事,他宁肯多绕点圈,不愿贸然动极端,哪怕上级有了命令,他也敢压一压。也有人怪他胆小,可回头看,不是软弱,是收着劲。而等到周乙真的决定“收割”的时候,他也能干脆到让人发冷。顾秋妍陷险境那次,他什么都不顾了,根本不权衡性价比,直接豁出命把人救了回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魏身上有的那股“热”,有时候也救了全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烈焰中稳得住,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该动手的时候动手。队里有了“老魏”这样的人,遇上随时可能崩盘的急事,能顶在前头。只是,太容易被情绪带跑偏,这活儿做得再久,也难免让队伍悬着心。一次次冲动下来,好事坏事,只有时间能证明。
最让人揪心的一回,就是刘魁遇险。高彬疑心他是共产党,证据缺缺,可又抓不到实据。周乙要不要出手救?老魏一句话:“把春三‘弄没’,没事了。”说得轻巧。可周乙琢磨得多,有没有尾巴,是不是会顺藤摸瓜,还是不动声色借机洗清?但凡见过血的人都知道,流完血,地上会多多少灰,多少脚印。
有时候我想,这种人心里的拉锯战,真不是外人能明白的。你只看见谁杀了谁,没看见刀落下之前,命悬一线那种挣扎。人们骂叛徒,骂内线,恨不得鞭尸。而周乙,嘴上说着“除不除,意义已经不大”,心里其实热得比谁都烫,只是烧得更深,更不外露罢了。
他对顾秋妍说过一句特扎心的话,“秘密战斗,不在于牺牲有多光烈,难的是我们偏不牺牲。”这说法听起来有点冷,可只有身处悬崖边,才明白他的选择有多沉重。明明想做的,是血洗仇敌,可理智让你得按住,按住自己的脉搏、热血,还有心底比钢针还刺的仇厌。
有一回,我看见他在医院门口等着老邱的消息,外头下着大雪。雪地上只留下一排曳着的脚印,归家的人越来越少。有人说,他要躲避,要苟活,其实又有谁能真正“躲活”到底?敌后十来年,周乙失去的,比别人得到的还要多得多。他偏执地保护着队友,有人说他转不过弯,有人说他冷血,其实,他只是想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老魏后来也懂了,用地头老话讲,“在这行道里,死得光荣不难,难的是一直活着,还能把人一个个带出来。”谁都有软肋,谁都咬牙顶过无数恶夜。只是,有的人选了刀,有的人选了线。这种路,永远不可能一条道走到黑。
讲这么多,其实说到底,周乙那些克制与冷静,也不是天生的,是被生生修炼出来的。你要问到底哪种人活得久?我也说不好。你得熬上岁月,丢过弟兄,失过亲人,才敢随口评断是非。
这地方雪下得正大,不远的码头有人点着油灯。雪夜里,无关胜败,更多的是“人活着”,这点执念。最后一根烟燃到手指,谁都不甘心把答案说死。也许,这就是周乙的路吧。
等天亮之后,是不是一切都能安然无恙?我不知道,只是这个夜晚,谁睡得着觉呢?
来源:自由的帆船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