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2024年的现象级大作,《不够善良的我们》由金牌编剧徐誉庭操刀,林依晨与许玮甯两大影后级别的演员阵容,从开拍之初就备受瞩目。
近年来,台剧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精良的制作水准,再度掀起了一股锐不可当的浪潮。
这些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偶像剧模式,而是勇敢地探索人性、社会议题与现代关系的复杂性。
以下精选的五部近十年来最好看的台剧,每一部都值得你点开第一集,然后就再也停不下来,熬通宵也要看完!
1. 《不够善良的我们》 (2024)
一句话推荐:一场横跨十二年的量子纠缠,两个女人关于爱与选择的深刻自剖。
作为2024年的现象级大作,《不够善良的我们》由金牌编剧徐誉庭操刀,林依晨与许玮甯两大影后级别的演员阵容,从开拍之初就备受瞩目。
该剧以独特的双女主视角展开,讲述了两位同月同日生的女性,因为一次意外“撞衫”事件,不仅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还在社交媒体的窥探与想象中,纠缠了十二年的人生。
剧集通过黑白与彩色的画面切换,巧妙地呈现了现实与回忆、想象与真实的交织。它精准地捕捉了当代都市人内心的不安全感、对他人生活的“滤镜式”向往,以及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对“未选择的道路”的遐想。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羡慕他人的同时,如何与自己的不完美、不甘心和解。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充满哲学思辨的金句,让无数观众心有戚戚焉,堪称台剧在都市情感题材上的又一里程碑。
2. 《她和她的她》 (2022)
一句话推荐:一部悬疑外衣下的疗伤诗,勇敢撕开伤疤,直面创伤的重量。
《她和她的她》是一部不容小觑的震撼之作。许玮甯饰演的职场女强人林晨曦,在一次车祸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时空。
现实与幻觉交错,她必须重新面对那段被尘封多年的、来自国中老师的性侵创伤。
这部剧集以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将悬疑、创伤、爱情与自我疗愈等元素完美融合。它没有消费痛苦,而是以一种极其克制而充满同理心的视角,深刻探讨了性暴力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的长期影响,以及社会结构中存在的沉默共犯。
剧中每一个角色都立体而复杂,展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真实而挣扎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次勇敢的社会对话,提醒我们倾听与理解的重要性。
3. 《八尺门的辩护人》 (2023)
一句话推荐:一场为“人”辩护的法庭攻防,在族群、利益与正义的夹缝中探寻真相。
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八尺门的辩护人》将镜头对准了基隆八尺门地区的一起海滨命案。一名印尼籍渔工被指控杀害了船长一家,出身当地阿美族部落的公设辩护人佟宝驹(李铭顺 饰),被迫接下这起烫手山芋般的案件。
该剧巧妙地将悬疑推理与台湾复杂的族群议题(原住民、外籍劳工)、官商勾结以及司法体系的困境相结合,打造出一部节奏紧凑、信息量巨大的律政剧。
它血淋淋地揭示了社会底层边缘群体的生存挣扎,以及他们在庞大的利益结构面前的无力与渺小。剧中关于“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辩论,以及对死刑议题的探讨,都极具深度和启发性。
李铭顺的精湛演技更是将主角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这部剧不仅好看,更发人深省。
4. 《俗女养成记》 (2019)
一句话推荐:献给所有“陈嘉玲们”的成长诗篇,与不完美的自己温柔和解。
如果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到迷茫,那么《俗女养成记》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一剂治愈良药。
该剧讲述了39岁的“台北俗女”陈嘉玲,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在丢了工作、断了爱情后,毅然决然逃离台北,回到台南老家的故事。
剧集采用双线叙事,将成年陈嘉玲的狼狈现状与童年时期的天真烂漫相互对照,充满了浓厚的怀旧气息与幽默感。
它打破了社会对女性年龄的刻板印象,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你不必成为别人眼中的“淑女”,做一个真实的“俗女”也同样可爱。
剧中温暖的亲情、地道的台南风情以及那些让人又哭又笑的生活琐事,抚慰了无数焦虑的灵魂。这是一部让你笑着流泪,最后由衷感叹“这样也很好”的温暖作品。
5. 《我们与恶的距离》 (2019)
一句话推荐:一部划时代的社会写实剧,直面无差别杀人案背后的人性与社会裂痕。
《我们与恶的距离》无疑是台剧复兴浪潮中最具分量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一场无差别杀人案为起点,串联起加害者家属、被害者家属、辩护律师、媒体人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等多个群体的命运,深刻探讨了创伤、媒体伦理、司法正义与人性善恶等沉重议题。
这部剧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简单地将角色划分为“好人”与“坏人”,而是呈现了每个身处风暴中心的人物的复杂立场与内心挣扎。
它迫使观众跳出非黑即白的惯性思维,去思考“恶”的根源,以及社会在悲剧发生后,除了谴责,还能做些什么。
剧中贾静雯、吴慷仁、温升豪等一众实力派演员贡献了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其严谨的剧本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至今仍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来源:晚间电视节目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