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预告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小时候外婆讲过的故事——她年轻时在霞飞路给有钱人做旗袍,针脚里藏着不敢说的暗恋。
“9月4号晚上,老洋房要开口说话了。
”
刷到这条预告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小时候外婆讲过的故事——她年轻时在霞飞路给有钱人做旗袍,针脚里藏着不敢说的暗恋。
原来那栋房子,真的还在。
1930年代,林斯允踩着高跟鞋回国,家里已经穷得只剩半块招牌。
她把老宅改成妇产医院,白天接生,晚上偷偷给抗日志士缝军装。
程敖那个愣头青律师,第一次见面就怼她“大小姐懂什么救国”,结果三个月后,两人蹲在煤堆后面分同一个烤红薯,嘴上糊得漆黑。
1950年代,易弋被单位开除那天,把旗袍剪成两截做了件列宁装。
文朴这个“根正苗红”的穷小子,愣是拿全部积蓄买了台二手缝纫机。
他们做的第一批连衣裙,其实是用医院淘汰的床单染的色,洗两次就褪色,但百货大楼的柜台照样被挤爆——那年头,人们太需要一点鲜亮的颜色了。
1990年代最扎心。
叶希宁下岗那天,把铁饭碗摔进黄浦江,转头去城隍庙摆地摊卖牛仔裤。
向北川这个北方来的“愣头青”,第一天就帮她怼走了收保护费的混混。
后来他们公司上市敲钟,叶希宁穿着当年那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去的,说“得让年轻人看看,发财之前先得有破裤子”。
剧组找老洋房找疯了。
最后真让他们在武康路逮到一栋,房东老太太开口就要看剧本,看完指着1930年的戏说:“这妇产医院原来是我奶奶开的。
”道具组连夜把阁楼里积灰的产钳翻出来,锈迹斑斑,但还能用。
林允拍戏时抱着那个产钳哭到崩溃,说“像抱住了历史”。
最绝的是那辆1934年的福特V8,从苏州一个老爷车收藏家的仓库里拖出来。
发动机早坏了,剧组愣是找了六个退休老技师,用三个月把它捣鼓得能跑。
拍夜戏那天,车灯一亮,整条武康路的梧桐树都镀了层旧时光。
看片花的时候突然懂了——这哪是电视剧啊,分明是外婆那辈人藏在樟木箱底的相册活过来了。
那些泛黄的结婚照、褪色的旗袍、还有用红纸包着的粮票,原来都在等一个机会,告诉后来人:我们是怎么从“活下去”变成“活得像个人”的。
9月4号晚上,准备开瓶黄酒。
要是看到哪个细节戳心了,记得回来唠唠——比如1950年易弋藏钱的那本《红楼梦》,是不是和外婆家那本缺了封面的一个版本?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