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雍正王朝》电视剧自从世纪初首播到今,中央电视台断断续续似乎一直在播出,各地方电视台也是这样,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播一次。到现在为止,它一共播出了多少次,我已经不清楚了。记得首播时,全国各大媒体都拥到我处采访,我的院子里、卧室内塞满了记者。当时有记者问我:“你
我看《雍正王朝》电视剧
二月河(遗作)
《雍正王朝》电视剧自从世纪初首播到今,中央电视台断断续续似乎一直在播出,各地方电视台也是这样,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播一次。到现在为止,它一共播出了多少次,我已经不清楚了。记得首播时,全国各大媒体都拥到我处采访,我的院子里、卧室内塞满了记者。当时有记者问我:“你个人给《雍正王朝》打多少分呢?”我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仔细想过,现在看电视剧的内容情节,还有观众的社会反应,我看给个59.5 分为宜。”
59.5 ?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很明白,严格意义上说 它就是不及格——没有上及格线嘛——而如果宽松一 点,从观众的反应,四舍五入,马马虎虎也就达到了及格的水准。当时南阳召开“双节”会议,我是参加了的,会上还请了唐国强来。
在几万人的会场上,有数盏探照灯直射过来,中间的那个白白的圆圈子里,我和唐国强对面相视,全场播出了我们的对话实录。
“凌老师,”唐国强说,“听说你对《雍正王朝》电视剧颇有微词?”
我说:“有的。但不是微词,而是我的心里话,我指的不是您的演技,而是剧本的编辑。剧本那样写,作为演员您只能那样演。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也还是‘59.5’分,不肯为它增,也不为它减。”
我是这部电视剧的原作者。 剧本的操作者刘和平、刘文武和我都是朋友。没有这个剧本,我们也是朋友,朋友对朋友应该说实话。我看《雍正王朝》电视剧我讲实话,就这部剧的演出社会效果应该说是很好的。
演员的演技,观众的感受,群众的评价反应都是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好的。如果单指收视率和观众喜爱程度,它应该说可以吃到 80 分到 90 分中间。
剧本对雍正的个性,我认为没有把握到位。雍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霸道的皇帝。在从秦始皇开始到宣统之间的 二百七十多位皇帝中,他是最独裁的一位。我们如今在乾清宫主座上看到的一副联语: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除了雍正,谁都不能对这个天下说一句是非,评一句好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皇帝嘛, 都独裁。唐太宗从谏如流,所以有了贞观之治;雍正没有这样的人君风度,说抄便抄,说杀即杀,连个商量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死在雍正刀下的,除了 八爷党,其余的不在党没有党的也有的是,如陆生楠、李绂辈,最终与雍正不能走到一处与雍正这个突出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多疑还有寡趣,应该说是雍正一生中二憾。八、九、十爷是他心中的死敌,八、九、十这三位阿哥无论怎样小心翼翼总是被雍正视为另有企图、另存祸心的。其余如欠债官员,哪怕只欠国库几两银子,除了继续严酷搜刮,还要刻薄痛骂,死命贬低人格。文武大臣长期在朝,享受过康熙的仁厚关爱, 到雍正朝时感到难以忍受过不下去是很自然的事。在追讨亏空库银一事上,株连甚多,甚至到了“朋”这个阶层,道理也由雍正说:“你欠国库银两, 你应该还。你还不起,那你的亲朋好友应该承担这个债务。为什么呢?因为 在你当年得意时他们跟着你曾经沾着光,占过便宜,如今你需要还债,他们 也应承担债务。”这种过分追求事业的效率,不惜得罪文武大臣,雍正伤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游情绪,也是一个历史事实。
我们看到雍正在电视剧中公然向天下人跪拜,可以说这是有悖历史事实的情节。其实我们今天也有领导,与随和宽厚的领导在一处,和与寡趣狠心的领导相比较,心境上有很大不同。雍正如活到今天,我想还有很多人是不愿与他为伍的。雍正的勤奋,我们在电视剧中随时可以看到。而雍正不为他的兄弟赞同, 就不仅只有八、九、十和十四阿哥这几位。在康熙的二十几位皇子中,真正被雍正视为兄弟依为干城的也就十三阿哥一人耳!过分讲究亲亲疏疏,相信的大臣什么都好,疏远的大臣想恢复信任极端困难。有的大臣与他发生情感裂变,他不是平常简单地撤差罢官,而是百般地搜剔刻薄羞辱,设朝堂诗会为这大臣送行,亲自书写“名教罪人”匾额令大臣在自家门前悬张,抄家带着羞辱,确是康熙的老面子一毫也不顾,受到当时人的非议也是他个性所致。
雍正的个性是扭曲的。他幼年时玩小白鼠,就让这些小白鼠对咬,败了的小白鼠被咬死,胜了的小白鼠又被他打死。这样的个性在心理学中应该是 有个说法的,似乎在他一生与人交往过程中也有他玩小白鼠的这些心理印象和痕迹。太子,他容不下;大阿哥也是雍正的敌人;三阿哥写书最后也招惹了雍正,被罢掉了王爵,这么多阿哥集中在一起,似乎能和雍正玩得来的只有一个十三阿哥了。我想可能的原因是雍正与其他的阿哥都玩不到一处,只有十三阿哥肯于乐于接受他吧。这样说没有历史资料的支持,很可能的原因是:1. 胤祥极端聪明,专取雍正这个冷灶来烧;2. 胤祥个人可能在阿哥中际遇较奇,从心理上容易靠近雍正。我们在电视剧中见到的胤祥就是一个“2 型”的阿哥。观察雍正的一生,似乎从他的个人特色而言,可以用一个“过”字了得。
过分,不留余地,不留后路。他倒应不寡恩,有些人物他看好,赏识与信任, 也给人一种“过”的感觉。比如田文镜,他一生拼命做事,一生受雍正宠信,但他一生没有一个像样的同行朋友,似乎也没有受那些受益民众的爱戴。反对田文镜的,即使是李绂那样的清官,雍正也不太欣赏!雍正的各项改革均不为百官接受,也不受人民拥戴,我认为这与雍正个人气质、素质是关联在一处的。当时的民众均不拥护,而后代的民众不加历史和人文的分析,就成了今天这种情形。
还有电视剧中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处理也存在问题。隆科多这人,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后,隆科多与佟国维暗地勾结又出卖佟国维,坐稳了九门提督一职。这个情节可能性不大,满朝文武其实都是在那里观望形势,隆科多以一个部院小吏一下子被提任九门提督,他首先应该感谢的是佟国维,而心中依赖的靠山是八阿哥,他不可能在大局不明的情况下冒着得罪八阿哥,同时又得罪“佟中堂”的风险,单一性地投靠康熙而被宠信。隆科多与年羹尧之间的宿怨似乎也没有相应的表现。年羹尧的表现关键在于他与文武百官之间的矛盾,年确实杀掉了很多人,但基本出发点并不是为国、为民、为军队指挥。在粮草缺乏处于困难中时, 他绝不会贸然屠杀运粮官员,自绝生路。年羹尧的问题是他对雍正的独裁心理、独裁意识和他的君前非礼的严重后果缺乏明了,对雍正的统治意图更是一无所知。西部战事结束,雍正注目的重点已经转向吏治,官员队伍的清浊是雍正最关心、最用心解决的问题。 失宠后,年羹尧带十名美女回杭州,意在向雍正表述他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只追求生活奢侈。而实际上雍正这时的治理侧重点恰好正是吏治,在这种情况下他带着蒙古美女还有两千辆大车的金银财宝赴杭州将军任上,这不是不管不顾地在雍正面前撩起火来烧自己吗?电视剧中年死得轰轰烈烈,至死不肯低头,是个硬骨头。而我所知年羹尧的最后一封奏折,名字就叫“临终乞命折”,恳切地认错,伏地求饶,自己都不给自己留面子,和我们电视剧中看到的这位英雄将军不是一回事。诸如此类的纰漏还可以列举一些。如此种种情形证明了这一点。
我在写《雍正皇帝》时考虑到他糟糕的社会影响,已经对雍正有所美化,而电视剧编剧则还嫌不够还要进一步拔高, 结果就偏离了历史的真实。话虽如此,我认为雍正这部电视剧的编剧还是比较忠于我的原作的。 在答记者问时,我说过这样的话:我是原作者,是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个电视剧的,59.5,是我给这类电视剧的高分。是的!我从来没有给另外一个电视剧 60 分的!
来源:影之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