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剑来》众多角色中,大骊国师崔瀺以其复杂多面的性格、深不可测的智谋和跌宕起伏的命运轨迹,成为了作品中极具讨论价值的人物。而这一角色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代表、秦朝丞相李斯的历史形象与思想内涵,两人的对应关系不仅体现在基本生平线索上,更表
在《剑来》众多角色中,大骊国师崔瀺以其复杂多面的性格、深不可测的智谋和跌宕起伏的命运轨迹,成为了作品中极具讨论价值的人物。而这一角色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代表、秦朝丞相李斯的历史形象与思想内涵,两人的对应关系不仅体现在基本生平线索上,更表现在多重维度的相似性中。
崔瀺在《剑来》世界观中被称为"绣虎",是文圣老秀才的首徒,曾任大骊王朝国师,最终修炼至十四境。他才华横溢,棋道排名天下第二,术算执天下牛耳,书法自成一家,被誉为"儒家才情若一石,崔公可独占八斗"。这样一个近乎全才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主要来源于秦朝丞相李斯,同时也杂糅了其他历史人物的特质。
李斯作为战国末期至秦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师从儒家荀子,却成为法家思想的实践者,提出"焚书"建议,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制度,统一文字为小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师徒关系看,崔瀺师从文圣(老秀才),而文圣的角色原型正是荀子;李斯则是历史上荀子的学生。两者都从儒家学派出发,最终却走向了强调实用和效率的事功之路。这种师徒关系的设置不仅增加了角色的历史厚重感,也为后续的思想冲突和命运转折埋下了伏笔。
在政治实践方面,崔瀺帮助大骊王朝统一宝瓶洲,将其从一个弱小的国家发展为能在浩然天下占据重要地位的强国;李斯则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两者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战略眼光,通过一系列改革和谋划,实现了区域的一统和强盛。
同门关系也是两者相似的重要维度,崔瀺与齐静春(其原型为韩非子)之间存在复杂的竞争和冲突关系;历史上李斯与韩非子同为荀子学生,而韩非之死与李斯有密切关系。这种同门相争的悲剧色彩,为两个角色增添了道德复杂性和人性深度!
来源:国漫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