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收官仅10天就出事,蓝盈莹尽出洋相,迟蓬最让人心疼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3 14:46 2

摘要:前不久,杨幂新剧《生万物》热度大爆,凭借剧中精彩的剧情和一众实力派演员们的出色演绎,该剧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好评连连。

前不久,杨幂新剧《生万物》热度大爆,凭借剧中精彩的剧情和一众实力派演员们的出色演绎,该剧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好评连连。

尤其是演员们塑造出的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也为观众们呈现出了一段极具感染力的年代故事。

可谁也没料到,《生万物》收官后仅10天,就有3位演员深陷泥沼,引起哗然一片。

生万物演员

有剧中“银子”的表现,蓝盈莹完全可以凭借《生万物》的热度一飞冲天的,毕竟她饰演的银子实在太惊艳,风头直接压住女主杨幂都不为过。

尤其是蓝盈莹饰演的“银子”和倪大红饰演的老财主“宁学祥”的对手戏,她将底层女性的坚韧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蓝盈莹

而她那身穿红肚兜、手持小皮鞭子来“驯财主”的精彩戏份,更是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拍手叫绝。

一时间,网友为蓝盈莹惊艳表现的高呼声在网上此起彼伏,她的演技无疑是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也让大家看到了她成功转型的潜力。

蓝盈莹

如此大好的局面,本能让她就此升咖,但奈何她却在电视剧收官后的不久,因“蓝盈莹工作室”发布的一份角色战报,让她自己就此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战报

据其宣发的战报来看,“银子”一角在各大社交平台收获多个“Top1”数据,意思不言而喻,无非是自吹自擂罢了。

榜单

好在,如此数据被细心的网友们给发现了破绽,原来所谓的第一竟只是短时间冲上去的,这下好了,直接真相大白,这不纯纯的数据造假嘛。

网友评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加嘲讽,蓝盈莹工作室很快做出了道歉,说是承认数据错误,目前已经更正。

道歉

而这已经不是蓝盈莹团队第一次出现类似的操作了,此前,她在与秦岚、刘涛等人合作时,就曾被质疑刷存在感。

而这次数据造假事件,更是让她的口碑受到了严重的反噬,其工作室在事情闹大后才不慌不忙的回了一句轻飘飘的“数据错误”。

蓝盈莹

虽然算是道歉了,但这并没有平息网友们的怒火,而她原本收获的好口碑,就这样给自己作没了,实在是令人惋惜,也给她的演艺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蓝盈莹

从《生万物》中“封大脚”一角的表现来看,可以看出欧豪那渴望摆脱偶像标签,向实力派演员转型的决心,而观众也看到了他为角色做出的努力,对他的转型充满期待。

可好巧不巧,本来局势一片大好,欧豪却被人发现令人尴尬的一幕。

欧豪

剧中宁绣绣失去了孩子,欧豪抱着夭折的婴儿去埋葬,本是一场情绪浓烈、十分悲伤的场景,可镜头扫到欧豪的脖子时,一个明显的纹身暴露出来。

实在太离谱了,在那个早年间的农村背景下,农民生活朴实,为温饱奔波,纹身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格格不入,穿帮无疑了。

纹身

说起来,演员个人拥有纹身的自由,这是不可否认的个人选择,但在影视行业中,也有着明确的规范。

毕竟你在拍戏,上了镜头还让大家看到这样的画面,这不就是在传播不良价值观吗,没想到,“神”也如此任性,或许就是这样个性,才会让海清为之倾慕吧。

神!

迟蓬作为一位资深的老戏骨,在演艺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她在《生万物》中饰演的“大脚娘”,不是主角,戏份却贯穿始终,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迟蓬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演技功底,将大脚娘这个角色塑造得极为丰满,让人感同身受,仿佛那就是自己的母亲,她的精彩演绎为这部剧增添了不少温情色彩。

迟蓬

可迟蓬在这部剧中的待遇却令人心寒,《生万物》播出前期,她仿佛被剧组遗忘了一般,宣传的群像海报里,压根找不到她的身影,就好像她从未参与过这部剧的拍摄。

尤其是在片头演员表里,也没有她的名字,她的名字仅仅在片尾的演职员表里,而且位置偏后。

片尾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戏份远不如她多的演员,却在海报和片头中占据着显眼的位置,这种差别对待让网友们为迟蓬感到愤愤不平。

好在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迟蓬的精湛演技还是被大家发现了,随着剧情的推进,大脚娘这个角色越来越深入人心,迟蓬也凭借着出色的表演收获了大量粉丝和好评。

网友评

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为她发声,称赞她的演技,呼吁剧组给予她应有的尊重。

或许是感受到了舆论的压力,又或许是终于意识到了迟蓬的价值,剧组的态度在后面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迟蓬的名字被正式加入片头,并且与林永健并列,成为“特别主演”。

名字

但这种转变来得太迟了,网友们并不买账,大家纷纷指责剧组的势利,认为他们不应该以演员的热度来决定其待遇,而应该尊重每一位演员的付出和努力。

迟蓬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即便一开始被忽视,也无法掩盖她的光芒。

迟蓬

只是这样的经历,对于一位实力派演员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也太憋屈太冤了让人心疼,而她的遭遇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娱乐圈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现实与无奈。

毕竟,《生万物》的剧名明明颇有深意,生命本应自由生长,艺术本该自然绽放。

生万物

但当创作被数据绑架、表演被流量定义时,我们失去的或许不仅是几场好戏,更是对艺术创作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三位演员的不同境遇提醒我们,当聚光灯熄灭之后,真正能留下痕迹的,从来不是热搜榜上的虚名,而是观众心里那些鲜活的角色记忆。

演员

演艺圈需要的不是更多完美的数据报表,而是允许演员在专业框架内真实生长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生万物》戏外的故事,比剧情本身更值得我们深思。

来源:光影穿梭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