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的河山》固然是应景之作,项目筹备之初,有人提议做一部“抗日战争版李延年”。但于我而言,它更是一部从心之作。抗战不是虚构的传奇,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奋战的14年,震撼的民族历史需要一代代书写;中国共产党在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的河山》固然是应景之作,项目筹备之初,有人提议做一部“抗日战争版李延年”。但于我而言,它更是一部从心之作。抗战不是虚构的传奇,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奋战的14年,震撼的民族历史需要一代代书写;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更需要用扎实的艺术作品讲清楚、讲透彻。
所以,这部剧的追求就在于深度还原抗战的历史真实、战争真实、生活真实。
《我们的河山》以山东沂蒙山区作为故事背景,因为这里是全国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诞生的地方,毛主席“派兵去山东”的战略决策,让这片土地成为抗战的重要支点;也因为这片土地上发生过“沂蒙母亲”“红嫂”“铁道游击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可歌可泣的百姓故事。我们摒弃传统戏剧性的写法,跳出惯常的家族格式,想拍一部“抗战的清明上河图”。我们虚构了鲁南地区一座县城——崮城县,将中国共产党力量、村民、地主、国民党势力、日军甚至汉奸土匪等各个阶层都放进这个小县城。就像《平凡的世界》用双水村讲透中国农村,我们也想通过崮城的县域视角,映射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抗击外辱的精神风骨,书写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我常跟团队说,《我们的河山》是有“大IP”的,这个IP就是毛主席《论持久战》。剧集严格遵循《论持久战》的战略框架,展示抗战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的三阶段。抗战不是“一蹴而就的胜利”,它艰苦又漫长。所以我们表现艰苦卓绝的战场,也想拍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唤醒全民抗战,用了什么方式团结广大百姓,带领大家一步步走向全民抗战的过程。剧情的时间线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9月3日,这8年间,老百姓怎么过来的,这是我感兴趣的。全民抗战的底色,靠人心齐、靠持久战的韧性。
演员的塑造,是这部戏的“魂”。我找王雷演庄埼风时,给他提了个要求:提前一年准备,先瘦下来,最好也别再接其他影视项目了。他做到了,从拿到17万字的剧本大纲时,他就开始参与围读,一步步走入角色内心。最后站在镜头前,他不是孙少安,也不是李延年,而是那个带着民间智慧、在战争里成长的庄埼风。对陈钰琪、焦俊艳这些年轻演员,我们给演员发了“大礼包”,有大量纪实影像资料,也有《平鹰坟》等老电影。实际拍摄地是个外卖到不了的地方,在那里,焦俊艳提前三个月感受生活,孙爽学山东话、学骑马。我一直说,演戏其实是“演人”,得先成为那个年代的人,才能演好那个年代的戏。
不可否认,《我们的河山》刚开播时一天一集的节奏,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是少见的。但当看到总台的统计数据,说有2亿人次观众在追更,我特别感动。这说明,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我特别想讲片尾曲《沂蒙山小调》的选曲过程。拍摄期间,我在抖音上刷到了沂蒙山区的民歌传承人王荣均老人。我最感兴趣的不是老人歌声动人,而是她的年龄。她今年80岁,生于1945年。如果抗战没有胜利,她可能会像剧中那被刺刀挑起的婴儿死于日寇暴行,也可能长大,但应该没机会唱“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了。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情感,比任何刻意设计都有力量。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