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看懂两处细节就明白,兰花儿儿子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3 00:15 2

摘要:兰花儿之所以最终爱上了小白马并给他生了个儿子,是因为小白马不仅讲义气,、处处替她着想,还没有跟“饿死鬼”似的把她救上山就强行霸占她。

兰花儿和小白马都牺牲了。

兰花儿曾被上山当土匪的小白马在日本鬼子枪口下救走。

兰花儿之所以最终爱上了小白马并给他生了个儿子,是因为小白马不仅讲义气,、处处替她着想,还没有跟“饿死鬼”似的把她救上山就强行霸占她。

兰花儿是个既懂爱又刚烈的女人。她懂得怎么去回报一个人。在艰苦岁月和满怀仇恨的年代,给小白马生一个后代,不仅算作是对他救命之恩的报答,还能多一个抗日的火种。

却没想到,在跟日本鬼子较量的第一个回合,就被战术和武器先进的日本鬼子打得“满地找牙”。

小白马中弹牺牲。

兰花儿逃无可逃,就跳进了乌苏里江。然而可悲和残酷的是,老天爷并没有因为她是一个正义的战斗战士,还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母亲,就赏给她好运,就放她一马,就让她再次逃脱魔爪顺利过江。

兰花儿连中三枪,倒在了乌苏里江。

牺牲的瞬间,兰花儿把她的儿子放在了一块大冰块上。

那么,兰花儿儿子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兰花儿在山里头,就已经怀孕。

兰花儿先是拉拢老二、老三,让他们参加东北抗联,还绑了小白马,逼着小白马参加东北抗联。

兰花儿的想法其实是对的。

留在山里头当土匪终究不是办法。有枪有人还是个爷们,就该出山打鬼子。

只是,小白马却没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跟日本鬼子打仗,那跟土匪之间的打打杀杀或者抢地主老爷们的钱,差别可是十万八千里的。

小白马以为,他有人有枪,干过去日本鬼子咸阳得死在他的土枪下。

却没想到,日本鬼子先进的武器和作战理念,三下五除二就打得他这支队伍落花流水。

小白马更没想到,兰花儿也最终也死在了乌苏里江里。

同样是身边有大阔枝的高云虎,跟小白马就不一样。

鲁长山跑到松林镇,有意无意间发现了高云虎住在大阔枝家里。

跟鲁长山接头后的高云虎,很坦诚地向大阔枝表达了自己要离开松林镇、要离开她的意思。

还特意说要把他开的山货铺交给大阔枝经营。

高云虎早就盘算好了,他终有一天要归队,终有一天要离开松林镇,既然如此,那么就把自己的根留在大阔枝身边,一方面表达自己终将回松林镇的意思;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生意交给大阔枝,让她根本难以抛弃身边所拥有的一切。

如此一来,高云虎就好全力以赴上前线了。哪怕自己最终被打得连裤衩都不剩,但他最终还是会有去处,还有自己的大本营。

更何况,大阔枝留在松林镇,经营好了生意,就会有钱,有钱就能买武器,就能招兵买马。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兰花儿在山上就怀孕了。然而小白马根本没有劝留兰花儿,让她先生完孩子再说。更何况,在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样也非常重要。

抱着儿子的兰花儿、自己还是个女人,很显然,就算跑也跑不过日本鬼子,而且孩子可能随时会哭,藏也藏不住。

小白马没有跟兰花儿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也没有特意强调“留根”的事儿。

相反,假如小白马当时能说服兰花儿,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这就是小白马跟高云飞的巨大差别。

在最新的剧情中,一直没有提兰花儿儿子的状况。

这也是大伙儿最挂念的地方。

不提,也许是为了让大家伙儿渐渐忘却。

其实从两处细节就能看出,兰花儿的儿子其实已经死在了乌苏里江里。

第一处细节,兰花儿在牺牲前,无奈把孩子放在了一块大冰块上,在推开冰块的同时,兰花儿也慢慢沉入了江底。

兰花儿儿子躺在一块大冰块上。

一块冰块而不是木板。

第二处细节,兰花儿儿子被裹了一大包的衣服。活着的人是有体温的。而且冰块跟衣服混一起,衣服是终究要被冰块浸湿的。

所以很显然,在大江里漂流的兰花儿的儿子,用不了多久,衣服将会全湿,时间一久,肯定会被冻死。

而且更重要的是,冰块也会随着孩子的体温而慢慢融化。

冰块一旦慢慢融化,整个人就慢慢沉入了江底。

根本不可能活下来。

或许大家伙都希望过一会儿就有老乡把孩子救下来养着。

这种概率几乎为零的原因,一方面,大冷天的而且还到处打仗,老百姓出来的几率太小;另一方面,在整个乌苏里江周边的村庄,都盘踞着日本鬼子,老百姓就是想出去,也困难的很。

所以说,兰花儿的儿子活下来的概率几乎没有。

《归队》这部剧,本想表达的其实就是这些个东北抗联的战士,虽然被日本鬼子打散了,但人散心越聚。

每一个革命战士都想着要归队,要找到大部队,跟着大部队去打鬼子。

哪怕鲁长山回到家家里后,不仅老婆热炕头,还突然冒出个大半小子的儿子;

哪怕田小贵在家里衣食无忧还是个少爷,成天不仅被人伺候着,还能指挥指挥下人;

哪怕高云虎在松林镇遇上了大阔枝,俩人爱意浓浓;

哪怕兰花儿在土匪窝里舒舒服服跟着小白马有吃有喝地过日子。

然而他们都非常清楚,暂时的再温暖再舒服再逍遥再快活,都不是长久之计,都是活在鬼子枪口下的安逸,只要鬼子不走,随时都可能成为鬼子案板上的鱼肉。

所以,归队打鬼子,是所有革命战士的心愿。

而有斗争就有牺牲。

所以兰花儿即便是死,也要朝着归队的方向死。

而兰花儿儿子最终也死在乌苏里江,才是最真实的点剧之笔。

来源:太平桥评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