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回国变叛逃,小驴子为什么要偷偷回家?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2 23:27 1

摘要: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驴家人一腔热血、满门忠烈,但战场上没有温情,子弹也不长眼睛,短短一年,大驴子为国捐躯,二驴子音讯全无,三兄弟只剩下了年纪最小的小驴子。

在《归队》最新的剧情中,驴家三兄弟意外地成为了主角。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驴家人一腔热血、满门忠烈,但战场上没有温情,子弹也不长眼睛,短短一年,大驴子为国捐躯,二驴子音讯全无,三兄弟只剩下了年纪最小的小驴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驴家三兄弟的悲惨遭遇,简直与杜甫笔下石壕村的故事如出一辙。于是,在某一个夜晚,抗联战士小驴子未经批准、擅自回国,险些丧命于滚滚的江流。

最终,小驴子被善良的村民救起,他回到了抗联战士的营地。捡回一命的小驴子来不及庆幸,就被组织关了禁闭,面临着叛逃的指控。

作为抗联战士,未经批准、私自回国,小驴子的行为莽撞任性、无视纪律。作为全排最小的战士,老山东向来把小驴子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这一次,小驴子擅自脱队,表面上看是年轻人的任性在作祟,但是细究之下,却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在剧中,促使小驴子不告而别、私自归乡的直接原因是瓦西里好友阿肖勒的牺牲。阿肖勒是瓦西里的战友,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年轻的阿肖勒响应号召、上阵杀敌。然而,在出征的途中,阿肖勒被地雷炸死、命丧黄泉。

本来,苏联战士阿肖勒与抗联小兵小驴子之间并无交集,一个异国军人的逝去,只会让小驴子感到遗憾。好巧不巧的是,二驴子的俄文名就叫阿肖勒。

在此之前,二驴子接受上级命令,随队潜入长白山深处的大秃子岭,暗中调查日军的动向。在二驴子出发之前,中苏双方领导一再强调,此次任务以三月为期。无论结果如何,三个月后,人员全部回到苏联境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驴子一行说好是三个月的期限,然而,大半年过去了,二驴子依然没有按期归队。

二哥迟迟未归,让小驴子产生了不好的预感。如今,阿肖勒的牺牲,让小驴子更是草木皆兵、惴惴不安。同样是战士,同样的名字,这起意外的事件,让小驴子带着对兄长的牵挂,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不过,二驴子的失联,只是小驴子回国的导火索。对于小驴子而言,擅自脱队固然有兄弟情深的急切,更有着故土难舍的眷恋。

在小驴子被关禁闭、面临处罚后,他曾对排长老山东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是逃兵,我是找二哥、打鬼子去。”小驴子私自脱队、渡江归国,既是为了找寻兄长的下落,更是因为中国人特有的乡土情结。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在抗联小队撤到苏联境内后,战士们告别了东躲西藏、饥寒交迫的日常。没有了鬼子的搜山检海、围追堵截,战士们在盟军的帮助下,枪支弹药一应俱全、衣食住行显著改善。

只是,在苏联呆的时间越长、远离抗日的战场越久,战士们越是会产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

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对于抗联战士而言,异国的日子再幸福,也是寄人篱下,苏联的营地再安稳,终究不是家。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苏联的营地里,抗联战士在休整、在训练,吃得饱、穿得暖。只是,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对于故土都有一种朴素的情感。小驴子的私自回国,正是源于这份执念——他宁愿在白山黑水里和鬼子厮杀,也不愿在异国他乡享受安稳。

在抗联的队伍里,思乡病不是小驴子特有的病症,而是全排战士共同的心声。在小驴子关禁闭、老山东被连坐之后,福庆与云虎曾经号召战友们集体下水,共同寻找小驴子遗失的枪。

当时,云虎这样说过,“我也不相信小驴子是逃兵,因为我知道他跑回去,是想家了,想打鬼子。兄弟们,我也想问你们一句,你们想家吗?想打鬼子吗?”

对于云虎的提问,现场的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云虎也好,小驴子也罢,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抗联的根在祖国,不在苏联。如今,故乡硝烟弥漫、鬼子铁蹄犹在,身为抗联的战士,小驴子们的战场只能在祖国。

在战士们集体出发、下水寻枪时,云虎与福庆们的口中,反反复复地唱着一首歌——《松花江上》。

就像歌词写的那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故土怎能离,亲情怎能离。在小驴子的世界里,他或许不明白持久战、不具备大局观,甚至不知道归国后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危险;但是,他十分清楚,战士的人生价值在战场,战士的使命职责是战斗。

小驴子,英雄无需完美。

#电视剧归队##《归队》展现的抗联艰难能打动你吗##电视剧《归队》有多好看##抗战剧《归队》口碑井喷#

来源:烟花五月下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