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小贵回家以后,田父小心翼翼、用心照料,唯恐出半点差错委屈了宝贝儿子。小贵说想吃肉,田父就直接在家里宰了一头猪,厨房里彻夜忙碌着,连村里的闲人都觉出不对劲来。
在《归队》最新的剧情中,田小贵拖着一副疲惫的身体,风餐露宿地赶回了老家,田父见到他时,手里端着的汤面瞬间不香了,鼻子酸得老泪纵横。
田小贵回家以后,田父小心翼翼、用心照料,唯恐出半点差错委屈了宝贝儿子。小贵说想吃肉,田父就直接在家里宰了一头猪,厨房里彻夜忙碌着,连村里的闲人都觉出不对劲来。
果然,天不遂人愿,田小贵在家里还没有养上多久,镇长就带着日本鬼子上门来捉拿他,他们说得有板有眼,显然来之前是做过不少功课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抓捕,田父只能忍痛送儿子离开,然后自己应对那些难缠的人。
自从老山东带的抗联队伍在边境与日本人一战过后,兰花儿两口子和田小贵都和大部队走散了。小白马当场被击伤,兰花儿带着襁褓中的儿子走向中苏边境奔赴大部队,却死在了冰冷的河水里。
田小贵从冰雪中醒来,想要突围才发现敌人设了卡严防死守,只能调转路线回到家里。
老山东带着大部队突围,越过国境线顺利到达了苏联的地界,刚到的那几天,老山东还时不时地等在门口,看有没有自己排里掉队的人被营救过来,兰花儿为了归队,不惜抛下刚死的丈夫,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趟过冰冷的河水,可见归队的心情有多么迫切。
那么,为什么田小贵却不着急归队,反而先回了家一趟呢?
在剧中,田小贵虽然年纪不大,没有老山东有经验,也没有福庆和云虎的扛打,但他是队伍中为数不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知道信仰是什么,革命的意志也最为坚定。
正是因为田小贵有文化有知识,才深知一个道理“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山东天天将《论持久战》教给队伍里的人背诵,但只有田小贵能深刻得领会其中的含义。
田小贵之所以回家,除思爹心切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想白白死在鬼子手里,只有回家吃饱饭,养好了身体,才有力气找到大部队,才有力气重回战场。
出于这样的目的,田小贵才会越过千难万险,回到了老家,且又在日本人搜查老家时,迅速离开。
对于当年的抗联队伍来讲,对日战争是场看不见的博弈,没有人知道小日本何时能滚出中国,没有人能知道胜利的那天在哪里,田小贵也不知道。
可是,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贪恋富裕的家境,暖和的大炕,在老山东的招呼下,说走就走,来去都极为干脆。
田小贵的回家,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正如老山东他们退守苏联,是为了攒足力气,更好地迎击日本人。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田小贵,万水千山,白山黑水,始终挡不住你前进的脚步,这样的青年,才是中国年轻一代真正的希望。
来源:伍悦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