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吗?有部剧刚播3集,豆瓣评论区就炸出2万多条留言,有人说“看到孙弈秋淋雨数小票那段,直接哭到抽纸”,还有人刷“吴恪之被降职时的眼神,跟我上次被穿小鞋一模一样”。它就是《平凡的荣耀》——一部让打工人集体破防的剧。没有霸总爱上实习生的烂梗,没有一句“我要逆袭
你敢信吗?有部剧刚播3集,豆瓣评论区就炸出2万多条留言,有人说“看到孙弈秋淋雨数小票那段,直接哭到抽纸”,还有人刷“吴恪之被降职时的眼神,跟我上次被穿小鞋一模一样”。它就是《平凡的荣耀》——一部让打工人集体破防的剧。没有霸总爱上实习生的烂梗,没有一句“我要逆袭”的口号,却把金融圈的光鲜和肮脏、职场新人的挣扎和老油条的无奈,拍得像在你公司装了摄像头。
先说赵又廷演的吴恪之,这人就像根被掰弯又不肯断的钢筋。在金宸资本混了十年,同期的不是升总监就是跳槽当老板,就他被扔进没人想去的四组。为啥?因为他太轴了——有次合作方要跳一个明显是坑的投资项目,他硬拦着不让跳,结果对方赔到发疯,他自己也被高层踩进泥里。剧里有个镜头特戳人:深夜的办公室就他一盏灯亮着,电脑屏映着他脸上的胡茬,头顶还飘着几根白头发,手里攥着项目资料,像握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再看白敬亭演的孙弈秋,纯纯一张职场白纸。进公司第一天,连打印机都不会用,被同事当空气。别人喝咖啡谈项目,他只能端茶倒水记笔记。为了赶一个调研,他在暴雨里站了12小时,就为了数清楚一家餐饮店每天有多少人进出,收集的小票能堆成小山。晚上同事聚餐,他明明累到只想躺平,还得硬挤笑脸敬酒,就怕被说不合群。有次他跟吴恪之汇报工作,紧张到说话打结,手里的文件都在抖,这场景,谁没在领导面前经历过?
乔欣演的安芊翊,算是职场里的“硬骨头”。进了能源组,组长就暗示她“多跟领导走动”,说白了就是要站队。她偏不,结果被全组针对:重要会议不叫她,好项目分给别人,连打印机都有人故意跟她抢。有次她做的补充协议被人动了手脚,领导不问青红皂白就骂她“能力不行还不听话”,这套路,是不是跟你被甩锅时一模一样?
魏大勋演的郝帅更惨,碰上个“白莲花”上司。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开会总夸他“年轻人有想法”,背地里却把他的方案改个名字报给大领导邀功。有次郝帅发现一个项目有漏洞,跟上司提建议,对方笑着说“你想多了”,转头就把锅全扣在他头上。这种“笑着捅你一刀”的操作,哪个打工人没见过?
剧里最狠的是揭露金融圈的暗箱操作。有个叫“筋斗云”的共享电动车项目,明明数据造假,就因为背后有大资本撑腰,一群投资人闭着眼签字。吴恪之想戳穿,结果被警告“别坏了规矩”。这哪是拍剧?分明是把现实里的“潜规则”摊开在太阳底下晒。
你以为这些细节是编的?剧组为了拍得像那么回事,直接包下上海外滩一栋写字楼,把办公室按真实投资公司1:1还原。大到会议室的投影仪型号,小到员工桌上的咖啡杯品牌,全是打听了几十家公司才定下来的。有次拍孙弈秋加班的戏,道具组真准备了300多张餐饮小票,每张上面的日期、金额都不一样,就为了镜头扫过去那一秒的真实感。
演员更拼。赵又廷为了演出吴恪之的疲惫,连续熬了好几个大夜,就为了让眼底的红血丝更真实。张子贤演的林宇明,为了看起来温和没攻击性,硬生生吃胖20斤,每天揣着巧克力在片场啃。白敬亭为了拍淋雨的戏,在12月的上海站在冷水里浇了3小时,拍完直接发烧到39度。
不过这剧也不是人人都爱。有人在评论区吵翻了:“天天拍职场有多惨,是想贩卖焦虑吗?”但更多人回怼:“难道拍主角一路开挂就不焦虑了?至少这剧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熬。”
其实剧里没那么多鸡汤。吴恪之被降职后,没喊着“我要东山再起”,只是默默把四组的破电脑修好了;孙弈秋没突然开金手指,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啃专业书;兰芊翊被刁难后,没哭着辞职,而是把每次被穿的小鞋都记下来,最后用实力打了所有人的脸。
以前总觉得是自己太菜,看了《平凡的荣耀》才发现,职场里的挣扎、委屈、不甘,原来大家都在经历。
这剧最牛的不是拍得多真实,而是让我们看到:吴恪之在悬崖边没掉下去,孙弈秋撞了南墙没回头,兰芊翊被打压没低头。就像现实里的我们,每天吐槽着“不想干了”,第二天还是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因为我们都在等,等那个属于自己的“平凡的荣耀”——可能是一次被认可的汇报,可能是一个做成的项目,也可能只是终于敢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所以啊,要是你最近也在职场里憋着一股劲,不妨看看这部剧。它不会给你灌鸡汤,只会让你知道:你现在经历的难,无数人都在经历;你咬着牙的坚持,总有一天会发光。
来源:胡杨树5C3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