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设立「万象短剧」,将长期发布各类主题短剧征集活动,第一期是——非遗民俗文化专场。征集的短剧由抖音集团版权中心、巨量引擎、红果果燃计划项目组联合评估。
新腕儿 一线
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设立「万象短剧」,将长期发布各类主题短剧征集活动,第一期是——非遗民俗文化专场。征集的短剧由抖音集团版权中心、巨量引擎、红果果燃计划项目组联合评估。
活动项目评级分为A+、S、S+,对应的保底激励分别是80万、100万、150万。
对于已经成片的短剧,只评估一次,确定是否合作及对应的保底金。对于未出成片的项目,可以评估两次。第一次是在剧本创作完成后,第二次是在成片创作完成后。
如果符合准入合作要求,还可以提供单剧50万至100万的宣发预算,以评估后的宣发方案为准。
本次非遗/民俗选题方向包括唢呐文化、萨满文化、秦腔、昆曲、越剧、武当武术、瓦猫、英歌舞、霹雳布袋戏等,可开脑洞,也可做玄幻素材。
平台将通过内容质量、视听语言和内容安全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新腕儿跟几家短剧公司及编剧负责人交流后发现,各家对此事态度参差。有公司已经在跟进万象计划第一期的非遗民俗题材了,但也有公司还是有顾虑的。
一方面,涉及非遗民俗题材的短剧要求编剧及内容团队对历史非遗文化有一定了解,涉及严肃文化的部分要足够严谨。另一方面,毕竟是短剧,即便平台在对内容的要求中写明可以「脑洞/玄幻」,可是风险还是很高。
某知名编剧表示:「民俗题材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观众们觉得它有玄幻恐怖元素,比如东北跳大神类故事,如果纯跳大神,那观众觉得没意思,剧情容易尬。但如果跳大神的时候,召唤来了狐仙,或者三太爷上身了,那观众就觉得很有意思。」
可即便对这类民俗非遗故事的内容制作很了解,他们也不确定是否要做。「这类题材涉及灵异鬼神,不易过审,容易给扣个封建迷信的帽子,相关的投流素材更不好过。」
另一家头部平台的主编表示他们几个组都在跟进了,「先从剧本入手,等剧本一卡出来才决定要不要做」。
其他公司也表示,目前主要精力在其他项目上,「自制能力更强的公司适合跟进,我们不会了。」
有导演倒是很想拍,但也清楚这类项目有风险,还只是在观望。
也有公司在持续跟进,还处于探索期。
在最近一段时间,各类小众题材越来越多,继常见的都市情感、亲情等题材后,像这种强调悬疑的民俗故事给到观众不少新鲜感。新腕儿在之前发布的《红果正测试低成本微型悬疑剧:一场相互成就》中提到,观众对这类强调民俗故事的小众题材的态度。不过,即便有既定的市场,从业者们对这类题材还是比较谨慎。
非遗民俗故事,强调在非遗文化基础上做短剧,更强调团队的创意和风险意识。相对来说,近段时间流行的各种民俗故事,更能满足观众们的猎奇心理。
民俗故事跟非遗民俗有不少相似之处的同时,非遗民俗故事的综合投资成本更高,项目的编剧、导演、演员都需要足够了解非遗文化。与之相对的是,民俗故事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封建迷信故事,对严肃文化强调性偏低,大家也对这类题材的制作投资更为克制,仅做30集以下的内容。因此,对平台此番鼓励的非遗民俗故事,各家还是有其他更谨慎的考量。了解短剧,请关注新腕儿。
来源:鞭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