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雷|为庄埼风准备了一年多,眼镜碎痕里藏着他的成长密码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31 13:57 3

摘要: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抗战史诗剧《我们的河山》,讲述我党在沂蒙山区开辟、建设、壮大抗日根据地,最终粉碎日军扫荡计划,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和过去的常饰演硬汉不同,演员王雷这次饰演的庄埼风,是逐渐从文弱书生蜕变为抗日根据地骨干的。近日,主演王雷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分

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抗战史诗剧《我们的河山》,讲述我党在沂蒙山区开辟、建设、壮大抗日根据地,最终粉碎日军扫荡计划,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和过去的常饰演硬汉不同,演员王雷这次饰演的庄埼风,是逐渐从文弱书生蜕变为抗日根据地骨干的。近日,主演王雷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分享对角色的理解与创作过程。

为角色准备一年多

几年前,在确定了要拍《我们的河山》后,导演毛卫宁就联系王雷,让他等一年,好好准备这个角色。那一年多,王雷没有接任何其他的戏,就是拿着已经写好的17万字剧本大纲看,反复琢磨。

一年中,剧本一次次修改,王雷也把剧本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许多大段独白早已熟到能背下来,“不用演,好像就是在讲述朋友的故事,把我曾经的一个朋友介绍给大家。”在他看来,剧中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敢辜负,他希望把角色附在自己身上,“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传达革命者的信仰,传递给年轻的观众。”

作为北京人艺的演员,王雷深耕舞台20余年。采访中,他多次提及人艺前辈朱旭的教诲——会演戏的演人,不会演戏的演戏。

“每次演戏我用的都是笨办法,就是下苦功夫。”为了贴近庄埼风,王雷学山东方言、读抗战史料、了解沂蒙山区的民俗文化。为了学好方言,他专门找来山东快书听,一边听一边学说,“山东快书就是从田间地头发展起来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很好的宣讲抗日的作用。”

此外,王雷还为角色设计了一副眼镜,并精心安排它在剧中何时被打碎、何时又修好,“这些都是人物成长的隐喻”。

庄埼风是“非典型英雄”

谈及庄埼风这个角色,王雷表示,最吸引他的是其“非典型英雄”的特质。他不是李延年(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那样的军人,而是一个朴素甚至有些“呆萌”的青年教师,他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中一步步完成的,“他从一个只懂得教书的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只有改善民生、发动群众,才能真正实现抗日救国。”

庄埼风初到村里组织农民救国会的那场戏让王雷印象最为深刻。他慷慨激昂讲抗日大道理,结果村民纷纷离场,“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谁跟你抗日?”

这句大实话点醒了庄埼风,也让王雷在表演时抓住了角色转变的关键——从“讲大道理”到“解真难题”,从忽略民生到重视减租减息、解决农民吃饭问题,这份反思才是庄埼风真正成长的开始。

从此,他脱下长衫,入户走访调查,推动减租减息、组织自卫队、建立农救会。在王雷看来,庄埼风的魅力在于他“用信念和智慧去赢得胜利”,他是“党和人民之间的那条线,是用情感和智慧把兵与民缝起来的人”。

演绎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我们的河山》导演毛卫宁此前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剧中不仅塑造了青年党员、民兵形象,还加入了抗战中的普通老百姓形象,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众生相。通过一个县城的场域,折射出整个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

王雷表示,这部剧的核心是“兵民是胜利之本”,庄埼风代表的正是千千万万在抗日根据地默默奉献的基层党员,他们可能没有上前线冲杀,却是抗战胜利最坚实的基石。剧中庄埼风推动减租减息、组织农民自救、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抗日的情节,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王雷说,这正是《我们的河山》不同于以往抗战剧的地方——不刻意渲染战争暴力,而是聚焦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人民的力量,“我们不仅要让观众记住故事,更要让他们记住人物——记住那些为了河山拼过命的人。他们才是我们真正该追的‘星’。”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苏静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