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产古装剧不仅在古偶化的道路上狂奔不止,而且奇招频出,令人目接不暇。
不得了啊!
国产古装剧不仅在古偶化的道路上狂奔不止,而且奇招频出,令人目接不暇。
眼目前儿就有这样一部,派爷看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基础设定是冷兵器交战,接着突然涌现奇幻元素。
比如用邪术把人炼化成战争机器。
更奇幻的,还是下面这一幕。
女主端着铠甲奔跑,宛如手托裙裾。
说这是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你敢信吗?
国产古装剧,还有什么幺蛾子是你们不敢整的?
《与晋长安》
2025快过了大半,也没见哪个古装剧大爆。
不过呢,这个题材的“视频产品”还是不断上新,可质量基本都不如人意,反而还越来越有走火入魔的趋势。
比较巧合的是,在前不久的《锦月如歌》里,主角也是个女将军,当时就看出了工伤。
而这部《与晋长安》更烂。
今天这篇文章就围绕着“女将军”来写,看看当下的剧集都在做哪些无用功。
《与晋长安》的故事设定就很奇葩:太晋女将军黎霜(宋轶 饰)在机缘巧合下捡了个男子,取名晋安(丞磊 饰),他记忆全失。
后来,他们暗生情愫,男子忽又恢复记忆,再生波折。
往后自然是两人携手对抗另一个反派的情节走向。
这还是非常典型的“相爱之后又相杀”的俗套。
故事土也就算了,这部剧在人物形象层面就根本没立住。
从各方面来看,黎霜都不像女将军。
先是外形。
宋轶美是很美,不过过于娇小。
她出场时,不像是彰显勇武,而是突出纤细身材。
再看动作细节。
黎霜审问陌生男子时掐他脖子,肉眼可见的柔弱无力。
黎霜吐槽对方的那句话,其实更适合说给自己听。
又比如开头提及的优雅奔跑的细节,实在看不出她身上有什么气势。
也许有人要说了:女将军就不能优雅吗?
这个我们后续再讨论。
说完了“形”,再来看“神”。
作为将军,应该有勇有谋。
可在《与晋长安》里,黎霜更像是个莽夫。
剧中有一处情节,她前往贼窝去救自己的弟弟,带着的武器是她一直用的弓箭,近身打斗根本没啥杀伤力。
可她依旧坚持。
她明明有个擒贼先擒王的机会,大难当头,却不知为何突然圣母心了。
众匪徒一拥而上,她直接被击败。
勇武❌
剧集开始就是两军交战,来自太晋一方的黎霜率军偷袭敌营,只见她面带笑容,俨然是剑走偏锋的胜者姿态。
可没想到,她中了别人的埋伏。
敌军首领随即就要攻打她所要守护的城池。
退一万步说,将军是统率全军的,您安排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士作为先锋,不是更合理嘛,哪还需要您耍个两分钟帅然后就四面楚歌一脸懵逼呢。
谋略❌
所以,这剧情安排到底是要怎样?
还有更可怕的操作。
《与晋长安》跟之前的《锦月如歌》类似,所谓的女将军仅仅是个身份,方便演员玩换装,既可以cos战将的风采,也不失女子的娇俏。
至于立体丰富的女将形象,那是没有的。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
《与晋长安》不仅没有跳出“女主的使命就是等待男主拯救”这种陈词滥调,它在剧情设置上更是匪夷所思。
上面提及了黎霜夜袭敌营的戏份,而敌方守将正是男主——段敖登,姚国谙南王。
诶,不对?
两个人是死对头,男主秀逗了啊要救女主?!
这就要说到剧集的奇幻设定了。
姚国里有妖人,且受某妃子驱使,要用妖术把君王弄成可以随意操控的影偶。
那边厢,段敖登刚想攻打女主黎霜坚守的城池,又要分身来救君主,可他实力不敌妖人,还差点被炼化了。
在这个过程中,妖人弄错了步骤,导致段敖登成了不稳定的状态。
魔化的段敖登挣脱妖人的束缚,逃了出去,然后头一件事就是去救女主黎霜。
诶等等,为啥?
别问,他自己都不知道。
而且,他对女主的气息特别敏感,不管距离多远,只要女主有难,他就会被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着前去营救,万死不辞。
第一次救黎霜时,他施展魔力,杀了自己的士兵。
士兵:???
这哪里是影偶,分明是忠犬啊!
“晋安”这个名字也是女主赐给他的。
这是在搞什么play的游戏吗?
总之,从一开始,《与晋长安》就坚定地确立了“狗血古偶”的基本框架。
入魔的段敖登失去了记忆,他唯一的使命就是保护女主。
还有,不知什么原因,他变成了孩子的形态。
到了夜晚,或者是触动特殊的穴道能再次切换到成人形态,功力倍增。
这个设定其实也很随意和奇怪,除了平添一些无聊的笑料,也没啥具体戏剧价值。
后面的情节愈加俗套和无聊。
黎霜要抓军内的细作,晋安身先士卒,拼了命也要完成主人哦不将军指派的任务。
细作逃到了贼窝,黎霜那个无能的弟弟也被抓走,晋安想追,黎霜拦下了,他自然是听从了命令。
可黎霜并不争气,被困。
晋安感知她处于危险境地,心如刀绞,随即变身,施展营救。
匪徒乱箭射来,晋安慌忙守护,两人肢体抖动如同跳舞,最后还不忘来一个定场的暧昧pose。
这制造工业糖精的套路,也不知道从哪里批发来的。
平日里,妖人操纵士兵来寻晋安,黎霜遭难。
晋安会第一时间冲出来救她。
在这样的桥段之下,黎霜身上仅存的女将军痕迹也都随之消磨殆尽了。
此外,《与晋长安》还借用了一些吸血鬼题材影视剧的戏码。
晋安嗜血,在吸食女主血液时也完成了初吻的动作,危险与暧昧并存,但这都是俗套啊。
所以,这部剧的创作逻辑跟包括《锦月如歌》在内的多数古偶剧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它的设定还更加繁杂和鬼扯了。
如今有个现象。
85花转型靠演年代剧,小花想爆靠演古偶剧。
而四海八荒三世情缘的神仙人设逐渐失灵后,资本又将眼光放在了古代战争题材,套路大概出现了两种——
一种是,女主被迫嫁给敌国的权贵人士,靠着聪明才智脱颖而出,缔结和平。比如《折腰》《桃花映江山》。
另一种是,女主是可以上阵杀敌的女将军,在架空的古代背景下走出逆袭之路。比如《锦月如歌》《与晋长安》。
可不管是哪种模式,到目前为止,也没看到一条清晰有力的大女主成长路线。
尤其是后一种,本应英姿飒爽的女将军,都逃不了娇妻的人设窠臼,真就为了撒那点糖吗?
女将军这种人物形象,真的走不通吗?
未必。
有正面例子:《杨门女将》。
借此可以回应上面提出的一个疑点。
在这部剧中,很多女性形象也可以很优雅,而其言行举止更多透露着飒爽。
到了战场更是如此。
《杨门女将》更可贵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打造了一组女性群像。
佘太君,深明大义、果敢刚毅,是家族的精神支柱;穆桂英,自由不羁,有勇有谋;柴郡主,深知家国一体;大娘、二娘等众位婶娘,英武不凡,各有擅长;而杨八妹与杨排风,又代表着年轻一代的新生力量。
正是如此精彩的群像刻画,才可以向观众展示出威武不屈的女性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
现在的很多剧,不是路走错了,而是路走歪了。
很巧,当我写完这篇文章时,《与晋长安》在豆瓣开分了,4.8分。
客观来说,这绝对是高估。
如今很多国产古偶剧最大的问题是,情节同质化严重,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又腐朽不堪。
它们是注定会被市场抛弃的糟粕。
但可悲的是,在短暂的当下,资本依然乐此不疲,这是比《与晋长安》里的奇幻设定更加诡异的存在。
来源:学长的大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