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创新突破了“地主既恶霸”的传统模式,既不回避宁学祥剥削农民的一面,也实事求是地赋予这个人物的多面性。
《生万物》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具创新、最为深刻的是对宁学祥这个人物的准确塑造。
这种创新突破了“地主既恶霸”的传统模式,既不回避宁学祥剥削农民的一面,也实事求是地赋予这个人物的多面性。
电影《白毛女》剧照
人们能有“地主即恶霸”的印象,主要来自改革开放前的艺术作品中。
如电影《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年关逼债,霸占喜儿;《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横行乡里,抢地夺产等等,都给地主带上了一个“恶霸”的脸谱,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可否认它有一定的真实性,也有极左年代的局限性与片面性,由此造成了以点带面的扩大化后果,让人们以为地主都是如此。
《西北岁月》剧照
改革开放打破了“极左”的枷锁,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艺术作品里,都对地主形象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定与塑造。
如电视剧《西北岁月》就给多位地主赋予“开明绅士”形象,在“贫农团”没收他们的财产、侮辱他们的人格时,绥德县委书记立即纠正,并向被侮辱的地主道歉。中央还依据绥德县的做法,及时制止了土改中的过火行为,给进步地主应有的保护。
倪大红在《生万物》中饰演的宁学祥
《生万物》正是延续这种实事求是的创作理念,客观而真实地塑造了宁学祥、费家嫂子两位地主。
剧中用一定戏份表现了宁与费作为地主的贪婪与剥削,如宁学祥对佃户的算计与盘剥;宁学祥与费家嫂子在灾民需要救急时,把粮食藏起来等行为,都真实揭示了他们的残酷无情与人性丑恶。
《生万物》中的宁学祥与银子
但是,他们的剥削行为中,没有逼迫、没有压榨、更没有采用武力。
宁学祥在获取土地时,靠协商与合同,而非拳头;费家嫂子算计多多,从不实施暴力迫害,对管家和佣人更是和颜悦色。
宁学祥娶了小他42岁的媳妇银子,尽管这是一场交易,但没有强迫与掠夺,相反倒是银子拿捏着宁学祥,使他服服帖帖了。
《生万物》中的宁学祥在地里干活
《生万物》也不乏对宁学祥勤劳与善良、乃至正义一面的演绎。
剧中多次出现宁学祥背着粪筐捡粪的场景,他不怕脏不怕累,跟着牛屁股,唯恐牛粪被狗吃了。田间地头,也能看到宁学祥弓着腰,鞋底沾满露水的身影。他踩在地里的脚印,常常比农民还要早。
宁学祥对鬼子说:一粒粮食也带不走
在日军进村抢夺粮食时,宁学祥表现出了中国人的不屈与勇敢,宁愿烧了自家的麦田,也不给鬼子一粒粮食。日军一怒之下,要屠杀村民,宁学祥又以交出自家的存粮为条件,保护了乡亲们的生命。
土改期间,宁学祥主动把自己90%的土地交给了集体,最终也在土地上无愧地闭上了双眼......
《生万物》中佃户给费家嫂子拜年
《生万物》能把宁学祥与费家嫂子如此塑造,并非主观臆想,更不是人为地粉饰与美化,而是来自生活的真实。
旧中国确实有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等这样的恶霸地主,但许多地主还是靠继承祖业、勤劳敬业、抓住时机、善于周旋而致富,他们的土地、粮食等财富也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
山西乔家大院
山西诸多大院的主人,都算是中国顶流级的地主了。无论是从现场的参观中,还是在表现他们的影视剧里,看到的是他们创业的艰难、财富积累的艰辛,以及他们对于土地与商业经营的诚信。
其中自然难免有龌龊的手段,但绝不能把他们与“恶霸”相提并论。
这些地主如此,《生万物》中的两位小地主就算不上什么“恶霸”了吧!
所以,《生万物》对于宁学祥的塑造是准确与客观的,是一种创新和深度把握。
能够如此塑造,得益于今天这个文明的、实事求是的时代,《生万物》、《西北岁月》等优秀作品也是献给这个时代的一份厚礼!
来源:大树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