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我家娃不怎么看电视剧,以前安排的都是一些中英文的电影,或是纪录片《中国通史》等,或是文史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等等。
其实我家娃不怎么看电视剧,以前安排的都是一些中英文的电影,或是纪录片《中国通史》等,或是文史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等等。
自从2021年起,老母亲闲时刷了近20部近现代历史剧之后,深深觉得有一些剧,真是可以挑出来,提前给中学生看一看,做为配合校内文史学习来用。
所以等到《中国通史》等古代史的纪录片暂告一段落之后,就打算把现近代的历史剧,逐步给安排起来了。
从这个七升八起的暑假起,我们先预备了三部,来配合八年级近现代史的所学,作个细节理解上的扩容。这三部,分别是:
《觉醒年代》+《东方战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其中,《觉醒年代》43集,《东方战场》66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48集,这个假期肯定是看不完的,没有关系,暑假看不完还有寒假,慢慢刷,哪怕是拖到八升九的暑假看完也是不错的。
(因为那个假期,刚好可以进入近现代史的专项复习了)
第一,《觉醒年代》。
这部43集的历史剧首播于2021年,讲述了1915-1921年期间的重大历史。
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为始,
全景式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风云激荡的伟大历史进程。
在那个各种救国思潮迸发的年代,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
剧中实名可考的人物近千名,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周恩来、鲁迅、胡适、辜鸿铭等等,他们的出现重现了一个时代的完整风貌。
这部剧的豆瓣评分高达9.3,虽在建党100周年播出时极为低调,却出人意料的在年轻人中不断发酵,“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简单粗暴的灌输,不回避曾经走过的弯路,不掩饰曾经遭遇的困难”,被网评为“近年来最出色的历史剧”。
这部历史剧文史知识丰富,更被很多中学语文、历史老师列入假期推荐观看名单。
这部剧我们在六升七的暑假就开始看,当时还整理了一些资料让娃提前做点背景功课,比如:
八上历史书;
梁衡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写禁烟英雄林则徐);
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五四运动”全章;
卞毓方的《煌煌上庠》(写北大校长蔡元培)等等。
当时娃看的状态还不错,坐得住,看得进,还能和大人讨论一些剧情。只可惜时间不够,才看了一部分就开学了,所以这个暑假,首先就是把这部超赞的历史剧,给优先看完。
第二,《东方战场》。
这部长达66集的历史剧首播于2016年,讲述了1931-1948年期间的重大抗战历史。
相对于其它抗战历史剧,我觉得它有3个很明显的特征:
①整个抗日战争的从头到尾,剧集在时间线上的展现是非常完整的。
在我们读书那会儿,一说起抗战的时间,一般都是说1937-1945年全面抗日的“八年抗战”。
而到了2017年,教育部就发出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需全面检查并修改教材,将所有“八年抗战”的表述更正为“十四年抗战”,并相应调整相关内容,以确保“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得到准确和突出的体现。
教育部特别指出,“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应在教材中予以系统、全面的反映。此次教材修改将覆盖全国所有学段、学科以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而这部剧的开端,就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
一直讲到1948年的东京大审判,对,还不是仅仅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就结束了。
要知道,等到1948年11月东京大审判时,国内的解放战争都已经打到平津战役了。
而这种时间线上的完整感,对于孩子们清晰的了解整场战争的来龙去脉,我觉得是很有帮助的。
②除了重大节点、重要事件,还有诸多丰富的细节。
抗日战争这一段,是近现代史的重点。
但课本上只会写重大节点,重要事件,其实有太多抗战细节,是无法呈现的,也是我们比较少听见的,比如:
北大营事件;
江桥战役;
伪满洲国的建立;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中山舰的沉没;
建造滇缅公路;
驼峰航线;
南侨机工回国抗日;
文化大营救;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东京大审判等等。
这些细节都不会出现考题里,但只有让孩子多了解它,才会增进对这一段历史刻骨铭心的认识。
也才会明白:国仇家恨,何以不能忘。
③全新的视角。
除了讲国内战争,电视剧还囊括了二战期间东方战场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用全新视角解读东方战场怎样影响西方战场的命运。
在剧中,还出现斯大林、罗斯福、杜鲁门、丘吉尔、奥本海默等历史人物,以及太平洋战争、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历史场面。
这对学习世界史、二战史的孩子也很有好处,可以更加全面、综合的去看待历史问题。
等暑假一结束,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及9·3大阅兵,希望孩子们对这个活动背后的意义,通过提前做点功课,能感受得更深刻点吧。
第三,《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这部48集的历史剧首播于2014年,讲述了1976-1984年期间的重大历史。
1976年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他的离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新时代的序幕。
祸害华夏大地十年之久的四人帮一朝被除,而千疮百孔的新中国的明天依旧迷蒙不清。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批驳反思了建国以来党在治国方针和思想上所犯下的错误,此后大力推行国防教育,积极推进经济建设。
这部剧,我个人是先看一遍的,在看之前还有点犹豫,不知道究竟怎么样(相关评论也不多的),可从头到尾追过一遍后,才觉得真是一部好剧啊!
从1976年到改革开放,多少历史事件一一重现,恢复高考,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知青返城,参与美日建交,与英国谈判香港问题等等,一直到南巡深圳,仿佛远去的复杂历史一下子就翻到昨天。
这里面还包括了1984年的大阅兵(那一场被称为最具杀气的大阅兵)。
这部剧,我很是建议父母也要先看一看。
回顾这恍如隔世的一百来年,再看看今天的局面,真会禁不住感叹:
我们的来时路,走得竟是这样的艰难,好在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终于等来了觉醒年代的续集。
2025年7月,中国“山东”号航空母舰,到访香港
来源:B计划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