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微短剧内容生态的核心构成,用户付费型微短剧(IAP模式)持续推动产业价值释放。随着广电总局针对行业收费乱象的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市场逐步摆脱无序竞争,迈向规范化发展轨道,付费内容质量与用户消费透明度实现双向提升。
作为微短剧内容生态的核心构成,用户付费型微短剧(IAP模式)持续推动产业价值释放。随着广电总局针对行业收费乱象的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市场逐步摆脱无序竞争,迈向规范化发展轨道,付费内容质量与用户消费透明度实现双向提升。
在此背景下,秒针系统作为营销智能领域的先行者在中国广告协会内容营销及广告代言人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发布微短剧行业系列报告的第二份产出内容,基于对用户付费习惯与偏好的了解,行业核心趋势的分析,秒针系统洞察到的核心发现如下:
01·
微短剧付费图鉴:
当"电子榨菜"遇上"钞能力"
"以前觉得爸妈看家庭伦理剧俗,现在自己为'重生之……'氪金的样子更滑稽。"这届年轻人的娱乐消费正在经历一场"降级中的升级"——根据报告数据,微短剧付费用户比例从2024年1月的40.5%飙升至2025年2月的48.8%,相当于每两个刷短剧的人里就有一个打开过钱包。这种"又土又上头"的内容魔力,充值破千万的记录,比同期上映的某院线电影票房来得更猛烈。
付费方式正在上演"南北差异":长视频平台用户像办理"健身房年卡"(86.5%选择平台会员),而短视频用户则像在便利店买关东煮(62.5%倾向单集购买)。
受微短剧单价下降影响,微短剧付费金额在10-50元的人群比例增长显著 /根据对热播微短剧的不完全统计,短视频平台端原生剧集的单集售价在 0.8元至2元之间,但购买全集时通常可享较大优惠,折扣范围在0.9折至5折不等。而以小程序为载体的付费剧定价差异较大,全集售价区间在 9.9元至199元之间。用户也可以选择开通小程序会员卡,月卡价格在30元至上百元不等。从抖音平台2024年12月数据来看,14%的微短剧从第 10集开始设置付费点,9%从第9集开始收费,付费集数占总集数的66%。
02·
微短剧观众:银发族VS小镇
青年-谁在撑起微短剧的黄金时代?
如果还以为微短剧是年轻人的专属,这份报告会狠狠打脸:35-54岁用户占比同比激增8.7个百分点。某平台数据显示,凌晨2-4点的活跃用户中,中老年占比超过40%。北京某退休教师王阿姨的发言很有代表性:"电视剧一集45分钟太拖沓,这种3分钟一个反转的才够味!"
在微短剧付费市场中,用户的内容偏好正呈现显著分层特征:
中老年群体对家庭情感题材展现出强烈情感联结,倾向于选择剧情贴近婚姻伦理、代际关系、邻里生活的作品 —— 柴米油盐的日常叙事、家长里短的矛盾冲突,通过真实细腻的生活化表达,精准击中该群体的情感共鸣点。
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则更青睐强情节驱动型内容,尤其对重生复仇、逆袭打脸、爽文改编等高冲突叙事题材情有独钟。高密度的剧情反转、极致化的角色成长路径,为其提供了脱离现实压力的 “情绪解压阀”,满足碎片化娱乐场景下的即时爽感需求。
这种差异化偏好既折射出代际价值观的碰撞,也反映了地域文化消费特征的分野,为内容创作者精准锚定受众、优化题材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维度。
03·
短剧变现
的“混合变迁”:IAP+IAA双线并行
微短剧的付费模式正从单一的应用内购买(IAP)向IAP与广告分成(IAA)并行的混合模式(IAAP)转变,推动行业加速增长。在传统IAP模式下,小程序主要通过商业流量或自然流量吸引用户付费充值,收益逻辑为用户数乘以单价;而长视频平台则以会员订阅为主。随着IAAP模式的兴起,平台通过自然流量推荐短剧,用户可选择观看广告解锁剧集或开通会员,实现广告分成与会员充值分成的双线变现,收益逻辑为观看时长乘以广告分成单价加上用户数乘以会员分成单价。这种混合模式不仅丰富了变现渠道,也为行业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当我们谈论微短剧时,到底在谈论什么?微短剧行业正在经历奇妙的三重蜕变:
用户层面:从"猎奇围观"到"理性付费"
内容层面:从"粗制滥造"到"精耕细分"
商业层面:从"割韭菜"到"种庄稼"
"我知道总裁不会爱上保洁阿姨,但就是忍不住想看看这次编剧还能编出什么新花样。"
这种"清醒着沉溺"的矛盾心理,或许正是微短剧最迷人的商业密码。当48.8%的付费率遇上不断下降的单集价格,当银发族与Z世代在同一个剧情里共情,微短剧证明了一个真理:最好的内容生意,永远建立在对人性最细腻的把握之上。
随着监管深化与模式创新,微短剧付费市场将加速规范化、精细化发展。中国广告协会内容营销及广告代言人工作委员会与秒针系统在2025年将持续联合对外发布微短剧行业的洞察发现,并将以客观、专业的分析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战略指导,通过持续、及时的行业洞察产出来帮助营销市场更好地理解微短剧行业。后续报告发布计划如下,请持续关注。
来源:短剧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