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进入瓶颈期,审美陷入疲劳,爱情的甜,高颜值的美,带不动观众想磕糖的热情。
青年版偶像剧进入没落时代,来一部扑一部。
创作进入瓶颈期,审美陷入疲劳,爱情的甜,高颜值的美,带不动观众想磕糖的热情。
青年市场带不动,制片方向老年群体瞄准,推出老年版偶像剧——夕阳版浪漫爱情故事。
前后《我的前半生》,后有《我的后半生》,上一部火爆全网,这一部却是另一个局面。
前半生是中年群体的故事,后半生当然就是老年的故事。
虽然不是续集,但两部剧也不是毫无关系。
罗子君的亲妈,陈俊生的丈母娘还在这部剧当丈母娘。
许娣还是熟悉善解人意的丈母娘——宝琴,这次她不给儿女们拆台,而是女儿背后的坚强后盾。
《我的后半生》聚焦老年群体的婚恋情况,突破传统家庭剧,聚焦男性情感重建。
电视剧播出后,登顶全国收视榜,一众熟人面孔,娱乐圈的实力派全来了。
一众实力者坐镇,演技方面,拉满对剧的期待值。
不过,各方面来看,口碑受到重创,豆瓣评分才5.4分。
一群老年人谈恋爱凭什么获得这么高的收视?口碑又为何那么差?
现实题材,惊喜元剧风格。
本以为在社会话题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进一步描摹真情实感,让价值观共鸣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没想到老年版陷入偶像剧套路。
前妻刚走一年,沈卓然生病住院,没过多久把医院护工往家里带,没跟子女们商量便开启同居生活。
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找一个年纪大的男人,贪图点什么东西可想而知。
子女们都担心护工冲沈卓然的退休养老金来。
护工前脚说是为了爱情,愿意照顾沈卓然,后脚直接不装了,摊牌让老头说情安排儿子毕业后的工作,后面直接让沈卓然把房产写在自己儿子名下。
沈卓然儿子孙子都在,一个护工竟然上赶着同居没多久就敢吹耳边风,吹的还是大风。
得亏老爷子还没恋爱脑到分不清里外的地步,最终因为得不到房子,关系作罢了。
没了妻子的沈卓然,动不动就生病,刚靠新欢过一阵甜蜜日子。
失恋之后又郁闷不已,想找另一半的心思没间断,跟好友参加老年相亲会,捣鼓着找老伴的事情。
第二段感情,沈卓然遇到年纪比自己大的女科学家,两人对彼此的好感颇深,但因为女科学家因为癌症复发而选择不告而别,结束这段感情。
第工会主任喜欢沈卓然,热情温暖,帮他把里里外外都处理妥当,是一个居家的好女人,沈卓然的儿女们也喜欢她。
但是过于热情和强势,沈卓然受不了管束,没有选择继续过日子。
第四段感情是沈卓然遇到一个酷似发妻的女人,心生好感而主动联系,孩子们看到相似的脸庞也支持父亲联系。
除了以上几个人之外,还有宝琴打算介绍的亲闺蜜。
自从经历房产差点落入外人手里的经历,宝琴为女儿和孙子担忧,生怕老爷子一个陷入爱河,稀里糊涂败光家产。
于是宝琴与闺蜜商量好相亲只为相互扶持到老,不对家产下手。
达成一致目标,正打算介绍两人进一步发展,半路出了个女科学家。
为了得到沈卓然的欢心,宝琴的亲闺蜜还精心打扮自己,希望得到沈卓然的关注,费尽心思。
多女围绕一男,偶像剧里的配置都出来了。
尽管有护工选择年纪大过自己的男人是为了亲儿子未来打算的写实部分,但整体是悬浮且脱离实际的。
发妻离世,沈卓然曾悲痛不已,葬礼上晕倒,为此陷入相思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然而没过多久随便护工回家。
情节、情感和人设的突然转变,导致铺设的前期部分变味,写实部分逐渐悬浮。
情感转变展现脱离现实的过渡过程。
不能接受妻子离去的悲痛直接转入到带人同居,爱妻人设下一秒崩塌。
女科学家圣母心,不愿意拖累他人,一个人在医院苦相思,另一边沈卓然因为联系不上她情绪消沉。
刻画灵魂伴侣的相思惹不得,试图在生死离别面前展现刻骨铭心却爱而不得,展现陷入情感痛苦的感伤,但肉眼可见偶像剧最经典桥段。
前两段呈现男强女弱依靠陪伴,一个是表面上的相亲相爱,一个是灵魂伴侣,各自有不同的偶像剧元素。
第三段是女强男弱,向来以自我为中心的老爷子,面对一个难以招架的女人,生活被管控。
第四段搞出“替身”恋情。
一个人长得像发妻的人出现,沈卓然动心了。
他一边怀念发妻,一边想要接触联系,开始新的恋情。
沈卓然的女儿儿子也同意了,尽管他们都认为替身对女方来说不太好,但还是让沈卓然联系看看。
流水账一样呈现沈卓然的婚恋情况,没有真情实感描述实际,深入生活每个人在生活里的羁绊,反而过度呈现老到掉牙的流水故事。
单调乏味的陪伴,刻画不出在一起时的幸福甜蜜生活。
沈卓然跟护士在一起,一起出去买菜,沈卓然亲自做好吃的,两人出门在外牵手,动作亲昵等等。
这些片段拼凑的甜点,感受不到因为爱而付诸行动。
甚至还用送玫瑰,吃烛光晚餐等等浪漫方式展现老年人也有年轻人那些浪漫表达。
同时还让儿媳妇羡慕两老的方式展现老年恋爱的甜蜜瞬间。
只可惜,这样的脱离实际的浪漫,观看的时候完全没有感受到相濡以沫的情感深度。
青年一代有青年一代的情感互动,外在的玫瑰和烛光晚餐放在青年版偶像剧具有代入感,是因为实际生活谈恋爱的表达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爱。
但是老年人的显然不一样,不论是放在他们年轻时候的年代,还是现在的老年生活,对伴侣的爱的表达方式偏向内敛表达,具体体现在实际生活,而不是在外在仪式感。
过度美化老年恋情的浪漫,赘余的情节削弱现实叙事,导致偶像剧狗血显得油腻辣眼。
年纪的差距令人无法接受两个老年人真心在一起,后面爆出来冲着老爷子的房产以及退休来,更加对极力刻画的老年恋感到不适。
沈卓然退休大学教授的身份多次被强调,而每段感情中的女性想跟沈卓然走到一起的原因,离不开其教授身份,还有房产跟退休金。
沈卓然还能调动社会资源帮助护士的儿子找工作。
突出沈卓然的身份,在介绍沈卓然的时候,多次强调沈卓然的社会身份和调动资源的能力,侧面呈现女性的拜金,冲着钱而选择在一起的失衡。
另一边虽然刻画沈卓然教授高知的身份,但是生活一堆毛病,不是嫌弃这就是嫌弃那,儿媳妇敷个面膜也要管。
允许自己跟年轻女友谈恋爱,别人想美想年轻也要拦着,双标态度让一直强调大学教授的滤镜破碎了。
退休生活不是谈恋爱就是跟老友各种老年活动上忙活,家里的事一律压在儿媳妇身上。
当得知女科学家聂老师的癌症复发没人照顾,沈卓然心疼不已,打算把人接到家里来照顾,单方面考虑却完全忽略儿媳的感受。
家里的活都是儿媳一个人管 根本管不过来,家里来一个病人,无疑施加更大的压力。
大学教授的身份和一个老古板自私自利的公公形象破坏好感。
爱情和亲情的情感太淡,只有女性之间的帮助共鸣较深。
情敌聂老师生病,宝琴跟闺蜜帮忙送去医院,在医院陪伴,感同身受身为一个单身女人身边没有人帮助的孤苦无依。
话里话外跟行动都是对同为女人的同情,没有任何敌意,换位思考而伸出援助之手。
工会主任多次帮助刘丽娜,同为女人,刘丽娜一直为家付出的点点滴滴,她看在眼里。
没有过多话语,细节间的帮忙却处处体现女性之间的温暖互助。
沈卓然的老年多段感情浮于表面,刻画不出深情。
沈青和刘丽娜中年夫妻的感情也没什么新奇的地方。
熟悉的夫妻情感淡了,老公在外面跟同事聊得火热,妻子在家里当牛做马,忙不上来的时候,亲妈过来帮助。
做得越多,家里人越觉得理所当然,其余人只会吹毛求疵。
后来发现老公在外面与女同事关系亲近,一群闺蜜出谋划策,开始装打扮自己,不再选择困在家庭生活里,而是走出去,开始自己的新事业。
这些情节都太过熟悉了,家庭剧和职场剧常出现的故事套路,再看已无新鲜感。
酒瓶新装勾不起沉浸式入剧观看体验。
不过,有人认为分低是年轻人共情不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收视率高是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看到贴近生活的老年婚恋生活。
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剧中获得的感受不同,因此出现收视和口碑不在一个向上高度。
贴近生活的题材,立足实际至关重要,激活市场新高热度,仍需兼顾各群体需求,打造出老少皆宜的作品
来源:橘子味的小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