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苦尽柑来遇见你》不仅征服了中国观众,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剧集已经成功屠榜网飞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收视…
从开播时的9.4,到完结后飙升至9.6分…
《苦尽柑来遇见你》不仅征服了中国观众,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剧集已经成功屠榜网飞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收视…
一向苛刻的IMDb,也打下了极其罕见的9.4高分…
至此,全球年度剧王的头衔,实至名归…
《苦尽柑来遇见你》
01海女
这部剧的故事,发生在韩国的济州岛。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都是靠海为生。
但与此同时,大海也是凶险而无常的存在,为当地人带来数不清的灾难。
而海女,是其中一群特殊的女性渔民。
她们不使用呼吸机等潜水装备,徒手潜入海底,捕捞龙虾、扇贝、鲍鱼等海产品。
冒着最大的风险,做着最艰辛的工作。
《苦尽柑来遇见你》一开篇,便是以作为海女的爱纯母亲全光礼(廉惠兰 饰)的人生开场。
纵览整部剧,与她母女俩关系交好的一群海女阿姨们,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特别是在全光礼去世后,她们成为了爱纯重要的情感支撑与生活帮手。
当爱纯怀孕时,海女阿姨们会拿出每次捕捞中最好的食材,留给爱纯吃。
没事的时候,她们也会来爱纯家里帮忙,打理家务,炖一锅鸡汤。
简直是把爱纯当做自己闺女关照。
爱纯后来成为会长后,也反过来关照那些海女阿姨们。
不断为海女群体发声,保护她们的利益。
还盘下一家店,和她们一起经营。
自始至终,情同家人。
与此同时,她们自身也在慢慢变老。
借由她们之口,诉说着海女群体的处境变化。
于是,不止是母女故事在最后迎来闭环一般的巧妙终章。
海女群体的现状,也成了剧集收尾的一环。
最后一集中提到韩国已将海女文化申遗
发现了吗。
这其实就是一部「海女文化宣传片」。
可以说,为了「海女文化输出」这碟子醋,韩剧硬是包出了这盘高分饺子。
不信?咱们回头细品。
你会发现整部剧真正的野心藏得更深。
每一处故事编排与关系设置,其实都与海女文化相关。
比如,母女的代际接力托举,其实是海女工作以及传承方式的具象化。
采访综艺《大海是我的家》里就提到,济州岛海女的培养方式是母系传承。
女儿幼年便随母亲学习捕捞技术,由浅至深,一步步潜入更远处的海。
02文化传承
众所周知,韩国影视对文化资源的挖掘能力有目共睹。
为了推广「海女文化」,这一回就耗资600亿韩元,拉满配置去拍一部剧。
「海女文化」为何受到如此重视?
不问不知道,一做功课就发现了个大的。
首先,济州岛海女文化作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已经快要消亡。
2018年统计,济州岛尚存海女人数只有3898名,还不足六十年代鼎盛时期的零头。
去年,一部名为《最后的海洋之女》的纪录片,就拍出了当前济州岛海女群体的现状。
现有人数锐减,又鲜有新人加入,济州岛的海成了「老太太之海」。
最近几年,到济州岛拍摄的纪录片或是采访栏目,能接触到的海女本人,也大都是年逾古稀。
事实上,韩国早已加大了海女文化保护力度。
申遗、建培训学校、列入旅游文化表演项目等,可仍未能阻止海女群体的消亡。
一方面,是培养一位海女着实历时太久、难度太大。
这跟海女工作的危险性直接挂钩。
在演员方面
主演方面,它集结了“IU”李知恩和朴宝剑这对颇为养眼的顶流CP。
导演是曾拍出过《信号》《我的大叔》的金元锡,而编剧则是写出过《三流之路》《山茶花开时》的林尚春,这两人都以细腻见长,擅长刻画小人物、捕捉其内心活动。
配角阵容也堪称豪华,“奶奶专业户”罗文姬、“大妈专业户”廉惠兰、“渣男专业户”朴解浚……韩剧熟脸扎堆。
《苦尽柑来遇见你》中的“柑”,指的是韩国济州岛的特产柑橘,整个故事就是以济州岛为背景。
时间横跨几十年,在琐碎细腻的日常和浪漫轻快的爱情戏中,讲述三代女性的故事。
作为一部年代剧,《苦尽柑来遇见你》并未沉溺于怀旧滤镜,而是借角色之口探讨了当代观众共鸣的议题。
当爱纯质问“为什么儿子继承遗产,女儿只能继承苦难”时,当金明以学识对抗出身歧视时,剧集悄然架起了过去与当下的桥梁。
英文剧名《When Life Gives You Tangerines》化用自谚语“当生活给你柠檬,就做柠檬汁”,主创将济州特产柑橘代入其中,寓意“将苦涩酿成甘甜”。
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让剧集在呈现旧时代困局的同时,始终传递着温暖的力量。
正如爱纯与宽植的爱情——它未必惊天动地,却因承载着两个年轻人对抗命运的勇气而显得格外珍贵。
或许这正是《苦尽柑来遇见你》能打动观众的原因:它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时代,真诚的情感与不妥协的坚持,终能让苦涩人生透出一丝回甘的甜。
03那些爱的漏洞
站在儿子银明的角度,父母无疑是偏心的:姐姐想去留学,妈妈马上卖了房子供她出国;
因为和弟弟的忌日只差三天,只要庆祝生日,父母就会想起去世的弟弟,从弟弟离开后,他就再也没过过生日。
妈妈精心为体质不好的姐姐用心准备饭菜,弟弟只能吃不喜欢的剩菜;
希望让妈妈开心,所以努力学习从不及格到及格,但终究比不永远第一名的姐姐;
长大后对妈妈说:我要给你买大房子,让你过好日子!
妈妈撇撇嘴:你学学你姐,闷声干大事,低调就把事儿做成了。
所以,在被人坑害入狱后,银明面对伤心的父母破罐破摔:
不用保释我出去,反正你们心里只有姐姐,不公平的爱,我宁愿没有!
偏心,是多子女家庭里,父母最无可逃遁的“罪证”。
当孩子摊出证据时,父母除了沉默,似乎无计可施…
然而,在孩子“铁证如山”的指责背后,又有多少父母的欲说还休呢?
儿子不会记起,每次在学校闯祸后,是妈妈拿着礼物,去老师面前点头哈腰,请求不要责罚孩子;
不会记起,当他要去当兵入伍时,父母连夜送他,母亲不舍哭成泪人,父亲握紧拳头忍住眼泪,担心他在部队被人欺负;
不会知道,只是因为姐姐在远方,妈妈扫兴的话,只是无心之失;
不会知道,当他被人坑骗后,斯文柔弱的妈妈,直接冲到家里,掐住对方的脖子,逼人还钱;
不会知道,当他夜晚偷偷出去卖小吃时,父亲早他一步,走遍附近的街坊,塞给他们钱,让他们帮衬他的生意;
不会知道,当他登上远洋轮船想外出谋生时,父母生怕他在海上有危险,年过五十的人,百米冲刺奔向码头,在风中哭喊…
他记得未婚生子时,父亲抡起的扫把,却对父母愿意帮他们带孩子、对儿媳和孙子视若珍宝的事实,选择性无视…
直到父亲生病,在恐惧和慌乱之中,任性的孩子才愿意记起:
一向严肃的父亲,在儿子哭闹之后,偷偷带他出去吃炸酱面庆祝生日…
我们活到了一个,崇尚快意恩仇的时代,甚至擅长在至亲之间,安放监控,记得错漏。
但又有多少次,子女把对生活的无能和心虚,转化为对父母的怨怼…
我们刻意把曾经被爱的证据抛诸脑后,在已经付出一切的父母面前,无理取闹、撒泼打滚,指责他们的不足,嘲笑他们的缺点…
我们如同一个刻薄的上司,竭力校对他们的不足,细致地指出他们的粗心…
为他们缺失的母职和父职寻找证据,在他们的失落和愧疚中,如同打了胜仗一般充满快感…
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似乎只有他们,会承接住这些愤怒,也只有他们,会为曾经的无心之失,难过失眠…
但那个偷偷为孩子庆祝生日的,偷偷塞钱给街坊邻居买年糕的爸爸,为保释金到处去求人、不惜和人扭打的妈妈…却总是被忽略。
原来,只记住我们想记住的,刻意抓住父母错处的,是孩子的通病,更是特权…
那些被我束之高阁、视而不见的记忆…
原来只是我用来保护自己,说服自己不被爱,让自己不被内疚感吞噬和淹没的,延迟到账的,爱的证据。
只是,父母总是下意识放弃,为自己辩驳和上诉的权利。
虽然只有16集,但看完这个故事,我却仿佛和剧中人,共同度过了漫长的、丰富的一生…
我反复地想,在这样一个鄙视恋爱脑、鼓吹“断亲”的互联网语境下,在这个被呼吁AI代替写文,在爽文短视频大行其道的时代…
这部主题是纯爱的、几乎没有反派的剧,这部体量不大却耐心讲述了几代人故事的韩剧,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征服半个地球的观众?
或许是因为,它愿意慢下来…
愿意用人的手和心,笨拙地回到所有关系和感情的入口,
它愿意低下头弯下身,打捞和注视那些,被埋藏和丧失太久的,让我们生而为人,在人生之初,珍视和珍重的感动和温暖…
那些最俗套的,恰恰是我们人生之初,鼓励并包裹住我们走向他人,也继续信任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来源:小鱼视频娱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