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杀疯!不看《青山是故乡》呼声却是越来越高,问题出在哪?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2 04:14 3

摘要:不过与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交平台上逐渐发酵的争议:太真实了,看得人窒息,农村剧又苦又累,不想看剧情狗血,全是家长里短……一部被官方盖章的黑马剧,为何在观众中出现如此极端的评价?

3月31日晚,央视一套黄金档悄然上线了一部农村剧《青山是故乡》。

首播的两集播放完毕之后,收视率毫不费力地达到了2.3%,就连《新闻联播》也特意为它安排了22秒的推荐时间。

不过与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交平台上逐渐发酵的争议:太真实了,看得人窒息,农村剧又苦又累,不想看剧情狗血,全是家长里短……一部被官方盖章的黑马剧,为何在观众中出现如此极端的评价?

答案或许藏在真实二字里。当一部剧将农村的荒芜土地、算计的亲情、留守的孤寂毫无滤镜地砸向观众时,有人看到共鸣,有人只想逃离。

农科院优秀毕业生董大林回到家乡创业,面对的不光有荒芜的土地,还有偏心的父亲、会算计的弟媳、瘫痪的弟弟以及一群为了利益而撕破脸的乡亲。第一集,父亲为弥补对二儿子的亏欠,把十亩地以高价转让给外人,直接断了董大林的合作社计划;第二集,弟媳陈玲为争夺利益,跟婆婆发生争吵,致使婆婆晕倒,在医院她又装模作样地表现孝心……冲突之密集,几乎让人窒息。

支持者认为,这是一部农村版的《狂飙》。把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暗中操作的事儿,还有多子女家庭的偏爱和算计,都展现得特别详细;不过反对者却指责它把矛盾堆得太多了,好像把农村描绘成了一个满是冲突的地方。问题是当情节无限贴近现实的时候,观众究竟是在感受真实,还是强行压制住对苦难的感受?

农村剧曾经是收视领域的王牌,《山海情》以及《幸福到万家》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观众对于乡土题材具有的包容态度。但是,《青山是故乡》引发的争议,却暴露出来了一个较为微妙的转变情况:当下的当代观众,对于真实的耐受程度,正在逐渐地降低。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让许多人割裂了与乡村的情感纽带。剧中留守儿童穿着破旧的凉鞋,与城市孩子的AJ形成对比;空巢老人独守老屋的镜头,刺痛的是农村人的出身原罪。另一方面,短视频时代培养了观众对即时爽感的依赖。当一部剧需要耐心品味人性的复杂时,许多人更愿意选择五分钟看完的解说。

农村剧到底该充当问题的曝光台,还是希望变成播种的机器?《山海情》凭借协作的力量,把个体的苦难进行了淡化;不过,《青山是故乡》却选择将伤疤揭开。这两种方式不存在优劣的差别,实际上当下的观众更希望获得解决办法,而不是单纯地罗列问题。

未来的农村剧或许需要经历一场温和的变革:既保留《青山是故乡》锐利的笔锋,将土地流转、空巢老人等现状揭露;又要借鉴《去有风的地方》治愈的美学,在人性荒芜的地方撒下希望的种苗。

来源:友爱暖阳h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