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他们之间的“分手”又是必然的。爷叔的离开,看似因牛仔裤订单撕破脸,实则是时代浪潮下两代商人的理念碰撞与成长的不同的产物。那么,爷叔离开的真正原因有哪些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这背后的真相!结合剧情细节以及观众、专家的相关观点,爷叔的离开有三层的原因:
在《繁花》的商海浮沉里,爷叔与宝总这段师徒,强强联合,续写了上海滩的一段传奇。
宝总的初心偏移,爷叔与其道不同,离开成了自然
爷叔带宝总入行时,反复强调“做生意要留后路”,最开始宝总也是按着这个原则做的。
只是到了后面,爷叔为了守住沃尔玛订单这条“逃生通道”,甚至不惜砸钱让全国工厂不与汪小姐合作。可宝总呢?他从一开始就盯着南京路的资本游戏,后面加入到资本游戏中。本来炒股赚得盆满钵满后,连外贸单子都嫌“low”,不愿意做了,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彻底抛弃实业的初心。没有了实业做支撑,资本游戏犹如如泡沫,很容易破灭。用李李的话说:“干炒牛河”(股价40元)比外贸订单更懂宝总的心思。
当爷叔发现徒弟眼里只剩“赌徒心态”,连信任的纽带都成了博弈工具时,离开成了唯一选择。
这也是宝总信任崩塌,感情用事的代价。爷叔为宝总布的局,宝总却亲手毁掉了,这让爷叔多少有些寒心。明面上是帮汪小姐抢订单,实则是被李李的“干炒牛河”撩拨得心痒痒,甚至瞒着爷叔偷偷加钱让工厂给汪小姐供货。这种“苏州河勾当”(指感情用事)直接戳中爷叔的底线——商场如战场,信任一旦破裂,再合作便已然毫无意义与价值。就像专家说的:“当后辈不再相信你的判断,散伙才是止损的良药。”信任是基石,缺乏信任的合作,注定不会长久。没有谁愿意跟一个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人合作,这是最为基本的常识。
爷叔的离开,也是他的放手,更是宝总成长的代价
爷叔和宝总的关系,本质是有关成长的故事。宝总在不断成长后,在商场中的经验不断成长后,爷叔的放手离开也是必然的事情,毕竟徒弟学有所成,自然会有出山的一天。爷叔用股票教会宝总“高处不胜寒”,却挡不住他想飞得更高的心。宝总从爷叔的“安全通道”里出走,转身就带着李李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这时的爷叔已然意识到自己的徒弟已经超越自己了。最后电视剧结尾时,虽然宝总没有在股市上了,但宝总眼光独到,他看透浦东地皮的潜力,果断出手,购买地皮,而此时的爷叔却还停留在算计27号的“人情账”。
时代在变化,宝总进步了,而爷叔还停留在过去,自然就跟不上时代变化了。这会的爷叔,看到自己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感自己的使命完成了,离开也是必然的。
爷叔高调离开时,宝总一句“不想牵连你”,看似洒脱,实则藏着太多心酸。
这像极了武侠片里武功盖世的徒弟要闯江湖,扫地僧只能把扫帚换成长剑,目送他远去,虽有不舍,但也要放手,给自己徒弟闯荡的自由。只有这样,自己的徒弟才能成才。爷叔的离开,是《繁花》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师父,只有永远的江湖。
当宝总在陆家嘴指点江山时,爷叔或许正坐在和平饭店,喝着黄酒,看着新一代“宝总”登场。这既夹杂着时代的阵痛,也是发展的洪流,更是一代代“宝总”成长的演变史。你们觉得呢?来源:橘子味的小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