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看了《棋士》,很多人说此剧借鉴《绝命毒师》,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在《棋士》上,还看到了《狂飙》的影子。大家仔细观察一下。
最近,看了《棋士》,很多人说此剧借鉴《绝命毒师》,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在《棋士》上,还看到了《狂飙》的影子。大家仔细观察一下。
从人物设定上,《棋士》更像《狂飙》,王宝强饰演的崔业与高启强极度相似,老实人被迫走上歪路,一切都是环境逼得,他本人没有错。
甚至连崔业的哥哥--崔伟,都和《狂飙》里张译饰演的安欣职业一模一样,扮演警察。套用曾经爆火过的设定,这简直就是在做小红书啊。
我曾经在小公司运营过小红书账号,这个app的分发机制很呆瓜,你出新内容很危险,可能会面临毫无水花。抄袭爆款,大概率会火,数据会很好看,不需要创新,
所以,《棋士》的导演是在用互联网思维,做内容。以为借鉴爆款,就会一直有热度,于是不停地复制黏贴。双爆款叠加,那在互联网上还不爆疯了,1+1肯定大于2。
这个方法很聪明,部分情节,参照豆瓣9.6分《绝命毒师》;人物设定上,对标豆瓣8.5分《狂飙》。我估计导演是这么算《棋士》的豆瓣评分,计算公式(毒师9.6+狂飙8.5)➗2=9.05分。哇,超越《狂飙》,直逼《毒师》,这个数据太牛了。
伟大的数据,仅存在于幻想中。现实是《棋士》讨论度不够,王宝强的金字招牌还能吸引人过来瞧瞧,剧情稀烂直接劝退观众。豆瓣网友称之为【平庸的真诚之作】,真是又毒又一针见血。
那么,集合了这么多爆款基因,为什么《棋士》还不能一鸣惊人,火遍全网呢?
在《狂飙》里,高启强这个人物塑造很成功,人人都同情他。现实逼得他无路可走,走上歪路,大家不怪他。
基于此设定,《棋士》进行了拙劣的模仿,不仅逻辑不到位,而且对主角崔业的遭遇无法感同身受。王宝强饰演的崔业,被银行劫匪威胁,他为了保命不得不出协助他们,规划一条逃生路径。
由于种种原因,崔业和一名劫匪成功逃走,没有被警方抓捕。这时候,崔业没有选择向警察,或亲生哥哥崔伟(刑警队长)坦白事实,他私下包庇这名劫匪。
第一他是刑警队长的家属,第二他是为了自保,他有什么理由不去警方道出实情。钱变成了券,这是警方需要去调查的事,他完全没必要隐瞒。
这个超级大BUG,太大了,很难忽略。
不得不承认,《棋士》的色调、镜头确实很电影,有点90年代王家卫的意思。
灯光、摄影不能逆天改命啊!!!
看看《繁花》,王家卫的故事节奏有快有慢。电视剧也会,电影也罢,最终都是在讲故事,看人物,不是让你来炫技的。
《棋士》的节奏太慢了,很多静止的长镜头,过于细节的人物特写,很多事不用一遍遍重复,作为观众,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急着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儿子更喜欢大伯的桥段,起码有2-3个,真的没必要。这个信息太重复了,事情半天没有进展。
《棋士》的超绝慢节奏,没有传递更多信息,不过,《棋士》作为一部网剧,成本仅3800万。相比《狂飙》的7个亿,成本缩水不少,所以创意人员配备肯定不如大制作,我也可以理解。
最后,我想说,《棋士》真的该好好讲个故事,不要故弄玄虚,试图用技巧掩盖内容不足的事实。
你在做内容,你不是在做小红书运营。你要做第一个写出爆款的人,而不是跟风抄袭的人。就我个人而言,我发现借鉴爆款的,大多没有好下场。
因为原著已经达到天花板,想要再超越基本没可能。还不如另辟蹊径,寻找新人物,新故事。在同一条赛道上,你已经比不过别人了,何必再做【炮灰】,浪费资源。
那么,就说到这里吧,我是猫兔子,我们下期见。
来源:大世界猫兔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