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事围绕一桩陈年旧案展开,男主崔业作为围棋天才卷入谜团,看似是在破案,实则是在下棋;看似是在下棋,实则又是在破案。
《棋士》在央视开播,追得压根停不下来!!!
故事围绕一桩陈年旧案展开,男主崔业作为围棋天才卷入谜团,看似是在破案,实则是在下棋;看似是在下棋,实则又是在破案。
棋局与案件线索交织,层层递进,烧脑感十足。
虽然剧中还有细节漏洞,但整体不落入俗套,带给观众的惊喜不少。
比如王宝强,让人看了有被“欺骗”的感觉~
第一集,王宝强饰演的阿业佝偻着背,站在少年宫破旧的围棋教室里,面对一群心不在焉的学生,脸上挂着几分无奈和麻木。
他是围棋老师,但更像是一个被生活碾压的失败者——
工资被克扣,奖杯是假的,甚至连陪老板下棋时,也要刻意输掉,以保全对方的面子。
他的眼神时而木讷,时而闪烁,像个老实人,又很难一眼看穿他的心思。
直到剧情推进,阿业被卷入一场抢劫绑架案。
他被迫用围棋的思维帮助劫匪脱身,然后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这时,我们恍然发现,前期看似“衰”到极致的男人,原来不一般啊。
他竟能在生死关头冷静布局,用“弃子”、“李代桃僵”等围棋策略,把自己从绝境中一次又一次拯救出来。
阿业人设的反转,对应了王宝强在剧中演技上的反差。
他颠覆了观众对他的固有印象。
阿业不是单纯的可怜虫,也不是纯粹的恶人,而是一个被现实逼到墙角、却又不甘心认输的复杂角色。
“衰”是表象,内里却藏着惊人的计算能力和隐忍的狠劲。
而王宝强用最朴实的外表,演绎最复杂的人性。
2004年,冯小刚的《天下无贼》让王宝强一夜成名。
“傻根”憨厚、天真,坚信“天下无贼”,甚至带着几分傻气,这个角色深入人心,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观众都认为王宝强就是“傻根”本人。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表演并非单纯的本色流露,而是精准地把握了角色的纯粹感——
傻根的“傻”,不是智力缺陷,而是一种未被世俗污染的赤子之心。
王宝强用最自然的表演,让观众相信了这个角色的真实性,这才是他的厉害之处。
真正让观众意识到王宝强演技的,算是2011年的《Hello!树先生》。
片中,他饰演一个被现实逼疯的农村边缘人,精神逐渐崩溃,最终活在自己的幻觉里。
王宝强的眼神从迷茫到癫狂,肢体语言从拘谨到扭曲,尤其是那场在雪地里“悬浮”行走的戏,荒诞却又令人心碎。
这部电影让王宝强拿下了多个国际影展的奖项,证明了他不仅能演“傻”,还能演“疯”。
从大银幕到小荧屏,《士兵突击》是王宝强绕不开的代表作。
许三多这个“一根筋”的士兵,看似笨拙,却凭借执着和坚韧,最终成为兵王。
许三多的成功,不仅因为角色的励志性,更因为王宝强赋予了他真实的情感层次。
他的哭戏尤为动人,无论是被战友嘲笑时的委屈,还是最终蜕变时的爆发,都让观众感同身受。
是啊,王宝强的演技之所以被低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总能用最自然的方式表演,让观众误以为他只是在“演自己”。
事实上,从“傻根”到“树先生”,从“许三多”到“阿业”,他的每个角色都截然不同,却又都能让人信服。
没有炫技式的爆发,只有细微的眼神、动作和台词节奏,一点点构建角色的灵魂。
《棋士》里阿业的“衰”与“邪”形成鲜明对比,王宝强用收敛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这个角色的压抑与挣扎。
当他面无表情地帮劫匪策划逃跑路线时,观众甚至分不清他是被迫求生,还是早已暗中谋划。
这种模糊性,让人相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人在极端处境下的真实选择。
王宝强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颜值派”或“技术流”演员,但他绝对是华语影坛最独特的存在之一。
他用最朴实的方式,演出最复杂的人性。
当我们以为他只是个“傻根”时,他早已用“树先生”证明了自己的深度;当我们以为他只能演喜剧时,他又用《棋士》里的阿业告诉我们:他还能演犯罪悬疑,甚至能演出亦正亦邪的暗黑感。
所以,别再小看王宝强了我们都被他的“傻”骗了太久;
而他的演技,早就该被认真对待。
来源:电影集中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