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某部古装剧里,女演员手握鸡腿咬了一口,镜头拉近时观众却傻眼了——鸡肉纹丝未动,仿佛她只是“亲了亲道具”。这一幕被网友截图疯传,评论区炸锅:“连吃戏都造假,演员的饭碗太好端了吧?”
去年某部古装剧里,女演员手握鸡腿咬了一口,镜头拉近时观众却傻眼了——鸡肉纹丝未动,仿佛她只是“亲了亲道具”。这一幕被网友截图疯传,评论区炸锅:“连吃戏都造假,演员的饭碗太好端了吧?”
影视剧中的假吃早已不是新鲜事。杨幂在《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中,无论是咬鸡腿还是啃红薯,食物始终完好无损,被调侃“用嘴唇给道具盖章”。
林更新在《与凤行》里吃馒头时,远景中一口下去,馒头连皮都没破,被观众吐槽“吃了个寂寞”。更离谱的是刘诗诗在《一念关山》中喝药,仰头动作到位,碗里的液体却一滴未减,连口红都没沾湿。
这些“假吃名场面”让观众哭笑不得。有网友犀利点评:“普通老百姓吃饭都比他们演得真实,剧组是穷到买不起真包子吗?”
然而,总有人用行动撕开这层虚假的遮羞布。王骁在《凡人歌》里的一场吃鸡爪戏,直接封神。他啃得满嘴油光,嗦骨头的“嘶溜”声隔着屏幕都让人咽口水,吃完还不忘舔手指,活脱脱像个下班后撸串的社畜。
更绝的是吃面条时,他大口吸溜、嚼得腮帮子鼓鼓,连汤水溅到衣领都浑然不觉。观众直呼:“这哪是演戏?分明是隔壁大哥在嗦粉!”
段奕宏在《沙尘暴》里更是把“真吃”玩到极致。他蹲在牧民家的炕上,一手馕饼蘸奶茶,一手端着粗瓷碗,吃得满脸渣子。镜头拉近时,碗里的奶茶晃荡着奶皮,馕饼碎屑掉满桌,连指甲缝里都沾着炒米。
牧民问他“够不够”,他咧嘴一笑:“再来一碗!”那股子糙劲儿,让人瞬间信了——这就是个在西北风沙里摸爬滚打的老警察。
假吃的理由看似五花八门:女明星怕胖、男偶像嫌吃相不帅、剧组赶进度用塑料道具……但归根结底,是行业对“效率”的畸形追求。一部剧投资上亿,却舍不得多拍几条真吃镜头;演员拿着天价片酬,却连咀嚼动作都要替身。
反观老戏骨侯勇在《人民的名义》里,一场戏吃掉五碗面,最后撑到扶墙走,只为演出贪官强装镇定的心虚。蒋欣拍《甄嬛传》时,为表现华妃失宠的癫狂,硬生生吞下十几根酸黄瓜,拍到呕吐仍坚持真吃。
如今观众早已不吃“假大空”那套。《凡人歌》靠王骁的吃戏登上热搜,《沙尘暴》因段奕宏的“馕饼演技”未播先火,而某部投资3亿的古偶剧却因主演假吃包子被骂到评分暴跌。
正如网友所说:“我们爱看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AI建模的假脸。”当段奕宏蹲在炕上啃馕时,观众看到的是生活的粗粝;当王骁嗦鸡爪时,观众闻到的是市井的烟火。而这些,恰恰是假吃演员永远演不出的温度。
吃戏从来不是小事。它是演员的试金石,照出谁在敷衍捞钱,谁在敬畏舞台。下次再看到假吃镜头,不妨想想段奕宏那句话:“演戏不是装样子,是把别人的命活一遍。”
毕竟,观众的眼睛,从来容不下沙子。
来源:小马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