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医美市场也迎来了井喷式增长,进一步大众化、日常化。然而大多数求美者对这一医疗行为缺乏正确认知,消费困境逐渐暴露,现有的影视作品对医美行业的刻画也十分不足。由优酷、橙子映像联合出品,国内首部聚焦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的剧集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医美市场也迎来了井喷式增长,进一步大众化、日常化。然而大多数求美者对这一医疗行为缺乏正确认知,消费困境逐渐暴露,现有的影视作品对医美行业的刻画也十分不足。由优酷、橙子映像联合出品,国内首部聚焦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的剧集《以美之名》3月30日起于优酷全网独播,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联合播出,为大众提供了认知行业的窗口。
剧集播出后不但收获了观众的热烈追捧,也赢得了业内专家的好评。在影视产业观察参加的看片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剧捕捉到了现实生活中民众的新需求,开国内整形医疗行业剧之先;以真实案例还原整形医美行业生态的同时,也演绎了中国整形医生群像;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女性的成长与互助,承载多元审美的正向价值与独特的人文思辨。
捕捉民众新需求 开国内整形医疗剧之先
医疗剧是深受大众喜爱的类型,且具备常拍常新的潜力。近年来的医疗剧多聚焦急诊、妇产、儿科等专业,观众对此已较为熟悉。创作者需紧跟时代发展和大众需求变化,去挖掘出医疗剧更大的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化万象主编郑娜表示,作为第一部以整形医美为题材的剧集,《以美之名》迅速捕捉到了现实生活中民众的新需求,也反映了医疗行业的发展。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龙笑教授认为,《以美之名》第一次把医美整形以非常正向和积极的方式提出来,向大众科普了“医美”是一个严肃且慎重的医疗行为选择。
洞察当前社会全民对医美关注和需求的提升,《以美之名》致力于揭开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行业的面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广播影视中心副主任张建珍指出,该剧以整形医美这一争议性的领域切入医疗剧,通过「生命与尊严」的命题赋予题材深刻意义。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陆嘉宁认为,《以美之名》开国内整形医疗行业剧之先,向公众科普专业严谨的整形医疗知识,打破整形仅仅是追求外表美的刻板印象。
除了题材的开拓性,该剧在生产制作的不同环节也彰显出精品潜质,凭借扎实的剧本、真实的故事、鲜明的人物等特点打动用户。
在《文艺报》新闻部主任、编审、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徐健看来,该剧以医美整形、女性成长为叙事载体,以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丰盈多元的情感表达与思辨饱满的价值输出,打开了此类题材创作全新的赛道。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导田维钢认为该剧整体制作专业度非常高,包括编剧、演员、摄影、音乐、录音、摄像、影像表现,导演,音效,视觉效果,每一个环节在目前条件下都做到了极致,整个故事的呈现也非常精彩。
还原整形医美行业生态 演绎中国整形医生群像
《以美之名》以乔杨(姚晨 饰)与周静雯(贾静雯 饰)的十年纠葛为主线,两人从理念对立到被迫合作,在救治面部肿瘤女孩、修复家暴受害者、对抗黑医美骗局等事件中,逐渐从宿敌蜕变为生死战友。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高级编辑、教授李跃森表示,与大多数医疗剧的危机叙事不同,《以美之名》采用的是生活化叙事,在主人公的情感关系、家庭关系、职业关系中立体化地塑造人物,透过医疗美容的独特视角来表现医生的职业操守和医学伦理。
据悉,为真实还原整形医美行业生态,剧组历时五年调研,邀请行业内众多专家担任顾问,为内容提供有力支撑。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龙笑教授指出,剧中的案例在医美整形行业中非常典型,通过更专业更真实的呈现方式,呼吁观众正确看待医美整形的同时也演绎了中国整形医生群像。
通过多个真实的医美整形案例,该剧深度剖开整形医美行业“手术刀下的真相”——既有高难度修复手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也有对黑医美乱象的犀利揭露,从而表达“医者仁心,美无定义”的主题。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编剧孙可佳认为,该剧的价值在于真实与深度。从行业看,它精准展现了医美行业众生相,及医美整形医生的日常。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陆嘉宁表示,《以美之名》刻画了因疾病、外伤、心理等原因萌生整形需求的患者群体,塑造了既尊重患者个人意愿又兼顾医者职业伦理的整形医生群像,全方位展示公立、民营整形医疗机构行业生态。
借助剧集的窗口,大众得以重新审视“整形医生”与“医美患者”,从另一面看到这个行业存在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广播影视中心副主任张建珍指出,该剧在医生职业信仰刻画、医患关系呈现及行业现实揭露层面具有标杆意义,实现了医疗剧在医学专业性与戏剧冲突之间的平衡突破,以及医疗题材的多维度拓展和丰富。
展现女性成长与互助 承载多元审美与人文思辨
《以美之名》的另一大亮点,是以现实主义的制作手法,展现女性群像的成长与互助。《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化万象主编郑娜认为,剧中对“美”的探讨,很新鲜也很深刻,基于“美”,对女性议题的展开也更为深远。女性除了是美的追求者、投射者、表达者,还可以是美的定义者、倡导者、引领者,这是这部剧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文艺报》新闻部主任、编审、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徐健看来,该剧既塑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具有独特精神气象的女性形象,又充分表现了她们觉醒、自立背后正在遭遇的矛盾与困境,用“她们”的故事完成了对审美与审心、良知与初心、医疗伦理与社会规则等关系的人文思辨。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跟随乔杨与周静雯的手术刀,见证整形医生的职业交锋与成长,见证美与尊严的重生之路,更窥见背后平台对整形医美行业的社会思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编剧孙可佳表示,该剧探讨了当代审美的多元众生相,从人本需求的美到商业塑造的审美,叩问着当代人的审美标准;并且不流于医美题材天然带来的噱头,而是深入挖掘伤疤下的生活痕迹与女性内心,是真正有深度和内涵的大女主剧。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高级编辑、教授李跃森认为,该剧揭示了医疗美容事件背后的社会内涵,同时辐射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人公对患者的理解、对什么是美的认识,其实就是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切入,《以美之名》引发观众对“美的标准”的思考,对追求自我价值与应对生存挑战的两难议题产生更深刻的体悟。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导田维钢指出,《以美之名》是一部现实主义佳作,题材内容话题度非常高,涉及到医美、医患关系,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以及职场女性,这些内容都在社会关切的回应上和社会关注度上都非常好。
回顾国内医疗剧的发展,从中可以窥见时代变迁的缩影。此次优酷《以美之名》实现了国内医疗剧的题材拓展,真实展现医疗整形背后的点滴,让求美者和大众重新认识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倡导个体自我认同和审美多元化的正向价值主张,为今后同类作品的创作做出了良好示范。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