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游戏在大人看来,也觉得毫无意义,但小孩就是固执地要把每一块石头摆正。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玩过画格子跳房子的游戏。
我看许三多修路这段,总想起小时候在沙地上跟其他小孩玩跳房子。
这个游戏在大人看来,也觉得毫无意义,但小孩就是固执地要把每一块石头摆正。
许三多修路,大概也是这样吧。
说是傻气,不如说只有他清楚明白这其中的特殊意义。
一、修路,是许三多的“自救指南”
被分到草原五班那天,许三多就像被扔进一潭死水的石头。
老马班长用“五条狗”的比喻劝他合群,潜台词是“别折腾了,躺平吧”。
可许三多听不懂话里有话,反而把“修路”当成了救命稻草。
他哪是在修路啊,分明是在给自己找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在做。
别人打牌消磨时光,他却用一块块石头垒出“我活得很有意义”的证据。修路对他来说,就是在做“有意义的事”。
对一个从小被骂“龟 儿子”的人来说,修路,是当时的他可以证明“我不废”的唯一方式。
二、石头砸出的“蝴蝶效应”
最初,五班那群老兵油子看许三多修路,就像看动物园里突然闯进只企鹅。
李梦他们先是冷嘲热讽,后来连扑克都打不安稳。
石头敲击声像根刺,扎破了他们用浑浑噩噩织成的保护罩。
最矛盾是老马班长,嘴上婉转劝许三多“别修了”,夜里却偷偷盯着李梦几个不让他们捣乱。
说实话,那一幕挺令我触动的。
或许,从来没有人真甘心堕落的。
五班,不过是缺个敢当“出头鸟”的傻子。
而许三多用最笨的方法,逼着所有人直面自己心里那点没死透的光。
三、修的不是路,是人生的坐标系
后来这条石头路被直升机上的兵看见,成了许三多命运的转折点。
但回头想想,就算没被上级发现又如何?
当许三多把五角星嵌在路中央时,他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救赎。
这条路像面镜子,照出了两种人生选择。
老马们选择被环境同化,而许三多选择用行动重新定义环境。
就像钢七连的六字精神“不抛弃不放弃”,修路,就是许三多践行这六个字的起点。
每一块石头,都是他对抗虚无的子弹。
四、成年后再看修路,品出不一样的苦
年轻时觉得这段热血,现在再看全是心酸。
许三多捡石头时肯定孤独得要命:草原风沙大,战友冷眼多,连唯一支持他的老马都带着愧疚的沉默。
可正是这种近乎自虐的坚持,反而成了当代人最缺的“钝感力”。
我们太容易在“意义焦虑”里内耗,买个奶茶都要计较卡路里。
而许三多告诉我们,有时候对抗迷茫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把手头那点事做到极致。
管他别人说有没有用,自己先活成个人形再说。
说到底,这条石头路就像《士兵突击》的精神图腾。
它不华丽,不取巧,甚至有点土气,但偏偏能让人在屏幕前红了眼眶。
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个许三多。
都渴望在某片荒原上,用笨拙却坚定的姿态,修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来源:米柴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