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二部》:姬发的大局观,于适的信念感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07 20:43 1

摘要:姬发第一部是少年质子,第二部就是青年诸侯。姬发的前方要面对商王殷寿大军的虎视眈眈,后方要考虑西岐百姓的安危,他的肩膀上陡然增加了千斤负重,再也不是往日那个只顾冲杀的殷商勇士,取而代之的是行事深思熟虑的西伯侯姬发。

于适在《封神第二部》里不只是帅气英武,更多了一份成熟大气。他将会成为开拓一个朝代的君王,在第二部里必须经历惨痛的战斗,实现性格、智慧的转变。

姬发第一部是少年质子,第二部就是青年诸侯。姬发的前方要面对商王殷寿大军的虎视眈眈,后方要考虑西岐百姓的安危,他的肩膀上陡然增加了千斤负重,再也不是往日那个只顾冲杀的殷商勇士,取而代之的是行事深思熟虑的西伯侯姬发。

姬发的人物转变,从冲动到沉稳,是环境迫使人物必须做出变化。《封神》系列是三部曲模式,将呈现姬发从质子到西伯侯、周武王的身份变换。他的每一个新身份,都需要姬发从内心到精神进行一次蜕变,可以视为“成长的磨难”。

《封神第二部》的姬发在开场昭示出性格变化。商王来使殷破败在姬昌灵堂上斥责姬发、讽刺姬昌,甚至要姬发自尽谢罪。殷破败敢在西岐城对姬发进行这样的挑衅,显然是想引发众怒让自己血溅当场,给予殷寿出兵的充分理由。

于适在这段表演中,跪坐端正,稳如泰山。他将姬发的锋芒内敛,表现出强压怒火静听对方狂言的状态。姬发及时出手阻止兵士杀死殷破败的企图,展现出他拥有常人所不及的大局观。他不想给殷寿充分的出兵理由,也不想让殷破败的血玷污父亲灵堂。这一段简短的开场戏,于适就完成了对人物新身份的诠释,以及成熟性格的演绎。

电影中的姬发,有两场戏露出笑容。第一场,姬发伪装成渔民设伏。他带领众人给殷商先锋将军邓婵玉修浮桥。他等到邓婵玉在桥上行至中途,猛然亮出身份并火速拆散浮桥。姬发游到岸边,策马回望邓婵玉军队的深陷窘境,哈哈大笑,意气风发。他看到自己略施小计就让邓婵玉损兵折将,感受到了小胜的愉悦。

于适在这段戏中,短暂展现出姬发的轻松欢快、无畏果敢。他走进了人物,成为了姬发,人物的任何情绪波动都能被演员捕捉到。此刻的姬发还未真正了解这场战争的可怕残酷,那份抑制不住欢欣喜悦,让观众看到了少年姬发的模样。随后,姬发遭遇邓婵玉军队的强力反扑,大惊失色的状态与之前的小胜喜悦形成鲜明对比。于适唯有与角色心神相通,才能将人物的内心变化演绎得如此生动。

第二场,姬发在庆功宴上的笑容。殷商魔家四将尽数阵亡,西岐城的生死危机暂时解除。姬发阵营此时拥有智囊姜子牙、仙人杨戬和哪吒的助力,实力大增。姬发在庆功宴上开怀畅饮,展露出久违的笑容。

于适在这场戏中的表演,尺度拿捏到位。姬发的开心主要是表现给西岐民众看,让大家感受到希望来临。姬发身为西伯侯,一举一动都会被民众视为行为规范和事态讯号。他尽力让自己暂时忘却战事的艰难,以短暂的胜利和难得的喜悦,为民众举办篝火宴会。姬发的善良和乐观,在这段戏中获得彰显。

纵观全片,于适对姬发领袖气质的塑造贯穿始终,姬发的威严、勇敢、谦虚、谨慎,在他对姜子牙、邓婵玉、闻太师等人的态度中不断显现。闻太师最后祭出十绝阵要屠灭西岐,从侧面表明姬发已经成为商王的心腹大患,必须以顶级武将的大杀招来对付。

于适在《封神第二部》中对姬发的演绎足够精彩,我相信这源于他对表演和角色信念感。他能够以敬畏之心去接近角色,通过表演、骑射训练成为角色。他热爱着演戏,这份信念感会让他在表演之路上越走越好。

来源:电影哔哔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