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看了央视的预告和网上的介绍,说是比《人世间》还受看,所以初六晚上怀着好奇的心看了。但电视台也挺会安排,晚8点黄金档演了一集,9点却又放什么《舌尖上的中国》,11点多才放第二集,我就没看。
因为看了央视的预告和网上的介绍,说是比《人世间》还受看,所以初六晚上怀着好奇的心看了。但电视台也挺会安排,晚8点黄金档演了一集,9点却又放什么《舌尖上的中国》,11点多才放第二集,我就没看。
不过要说实话,虽然是仅仅看了一集,但作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一下子就被代入了。虽然1962年我才仅仅6岁,但当年的场景是万万忘不掉的。
土屋子,煤油灯,人们的衣装,都是那个年代的产物。让我的思绪也一下子回到了过去。演员们衣着倒有些像,但又有些太整洁。我记得那个时候孩子们都穿得破破烂烂的,上学的孩子们的哪个两膝盖和屁股上不是密密麻麻缝了无数圈的大补丁?
还有吃,城里的孩子大人有户口的每人23斤粮食,黑户是没有粮食的。肉每人每月半斤票但多是舍不得买,就是想买,如剧中一样,排半天队也可能买不上。所以六姐妹的老大见了油滋拉忍不住吃了,挺真实。我二妹当年过年时,就曾经把用面做好的浆糊(贴对联用)给偷吃个精光。
但要说实话,有一点不太真实,那就是老少演员们都太丰满。哪像那个年代都面黄肌瘦,脸上都是菜色。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上哪找这样的人去?你总不能把演员们赶深山老林里饿上半年吧?
还有一点,那就是我对剧中的地点熟悉。当年我大伯就是解放前去淮南下窑(挖煤)的。1970年我首次去淮南,他住望峰岗,剧中的田家痷我也去过,1995年再去,大伯又移居了大通。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大伯和伯母也都已去了天堂。
我争取要把这部剧看到底。看看它与《人世间》谁更优秀。
来源:峄县西门里老李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