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生为大宋人,郭靖位卑未敢忘忧国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02-02 21:44 1

摘要:李萍说:你可是蒙古大汗,为什么留我在这里?就是为了等这一天!一开口,就是满满的母爱与民族大义。即使只是出场几分钟的小配角,但和郭靖肖战站在一起,却满是大宋母慈子孝的温情。

‌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TVB电影的演技,徐克导演找蔡少芬客串肖战主演郭靖的母亲,结果凭借一张“剧照”直接霸榜热搜。

李萍说:你可是蒙古大汗,为什么留我在这里?就是为了等这一天!一开口,就是满满的母爱与民族大义。即使只是出场几分钟的小配角,但和郭靖肖战站在一起,却满是大宋母慈子孝的温情。

仅仅10秒的预告,就让无数观众被母子俩舍生取义的情感深深触动。郭靖的勇敢坚毅,对母亲的不舍全都在戏里。母亲眼神中是对儿子的骄傲到不舍离去、担忧、悲伤、难过复杂的心情。短短几秒的镜头,却被蔡少芬和肖战演绎出了10种情绪。果然,看实力派演员飙戏,就是极致的视听盛宴。

尤其是看到老戏骨蔡少芬,即使出场不过短短几分钟,却将李萍刻画得十分完美。可以说在整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电影里,李萍只是一个很小的配角,但她的民族气节和家国大义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在自己临死前,也要告诉郭靖:不要忘记你是一个“宋人”位卑未敢忘忧国。

因为有这位伟大的母亲,才造就了重信守义的郭靖,成为侠之大者。果然啊,你可以永远相信徐克武侠选人的眼光。

徐克版本春节档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到底如何呢?我大年初一去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我的主观答案是:值得一看。肖战是否成功塑造了英雄郭靖这位英雄角色?各大网络高赞评论说得好,以肖战当前的流量体制,现在网上还没有满篇的黑稿,这部武侠剧已经过了及格线。

当徐克宣布将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搬上新年大荧幕时,我这样的金庸武侠迷是非常期待的。这部名为侠之大者的电影,以蒙古草原成吉思汗西征为历史背景,浓缩了郭靖在原著《射雕英雄传》第34到40章节的内容,从草原金刀驸马到中原侠客的蜕变,是之前《射雕英雄传》影视改编很少触及的篇幅。

而我个人对徐克的看法是,徐克导演的影视作品领先于时代。无论当时的娱乐影评怎么看,作品在日后大概率会成为经典。

比如:《蜀山》的特效与仙侠斗法,该片是徐克在仙侠电影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构建了一个奇幻缥缈的神魔仙世界。影片在特效制作上投入巨大,呈现出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被誉为仙侠电影的巅峰之作。

比如:《七剑》中的七把宝剑各具特色,与主人的角色性格十分贴合。动作场面给人一种厚重凝练的真实感。影片没有采用徐克以往作品中常见的飘逸武侠风格,而是融入了诡异、荒诞、黑色暴力的元素,使得武打设计更具真实。以西部荒漠背景,营造出一种古朴而粗犷的武侠世界。无论是孤傲冷峻的楚昭南、善良温柔的武元英,还是狡猾张狂的风火连城,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倩女幽魂》影片中的画面如梦如幻,法术特效精湛,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神秘而又浪漫的仙境。

比如:《笑傲江湖》三部曲重塑金庸笔下的经典人物,将武侠与奇幻元素完美融合。影片中的武打场面精彩绝伦,令狐冲与东方不败之间的恩怨情仇也让人动容。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更是以其雌雄莫辨的气质和超凡脱俗的武功,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形象。

比如:《青蛇》对古典神话的一次大胆改编,探讨了爱情、友情与背叛的主题。影片的画面如梦似幻,音乐与剧情相得益彰。张曼玉和王祖贤的精湛演技将青蛇和白蛇的妖娆、灵动、深情与懵懂演绎得淋漓尽致。

比如:《龙门飞甲》大明锦衣卫厂工,甚至被用来调侃马斯克。徐克经典电影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观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不剧透的前提下,我主观认为这版《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必然会载入电影史册,是所有射雕版本中塑造最好看的华筝公主、不再是傻乎乎憨厚的郭靖、最接近的草原大蒙古国可汗。

但谈及射雕英雄之前,我们绕不过的是肖战,其实肖战版郭靖是流量与实力的角立场。作为网络内娱当红顶流,肖战出演郭靖注定成为舆论的焦点。就像网络留言所说:承担了流量关注后,肖战在这部剧《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风评只要不差,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郭靖这个武侠经典角色,需要兼具“质朴”与“厚重”的英雄特点,既要演出草原少年的拙朴,又要承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使命感。

说句实话过往版本《射雕英雄传》中,没有一个版本让我觉得满意。黄日华版和李亚鹏版、我个人都不太满意。反而是今年的此沙版和肖战版看着更顺眼。在郭靖的造型上有大胆创新突破,肖战以黝黑皮肤、凌乱碎发、粗布衣衫的形象出场,颠覆了以往肖战“流量小生”稚嫩的刻板印象。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文戏上,曾经的一些影视《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版本,往往把郭靖的大智若愚演绎成傻乎乎愣头青。但肖战版郭靖没有这么去演绎,应该归功于徐克导演的创新调教。因为这时候的郭靖,已经不是刚进入中原那个愿意送黄蓉宝马和皮裘的少年郎,他经历了江南七怪的生死和乱世江湖险恶。

郭靖再回到草原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江湖好汉了。但如同黄蓉所说:“战争比江湖可怕多了”,只是面对了军队、宋朝与蒙古之间的战争后,才成长为侠之大者。所以,文戏上的肖战把这种江湖客,与侠之大者之间的过渡阶段,演绎的还是不错。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武戏上,战争戏中肖战演绎出了草原金刀驸马的感觉。可惜因为影片时长关系,徐克拍摄了撒马尔罕攻城战内容,但只能把这些镜头放在最后的彩蛋当中,我个人觉得徐克导演一直是领先时代的存在。作为武侠电影教父,徐克自己一直都在求新求变。这一次,他将武侠电影升格到战争史诗,用新时代的摄影机拍摄出了草原铁骑的史诗感,草原勇士的威武雄壮、草原大汗的一代天骄,让我期待他直接开拍一部《苍狼与白鹿》。

蒙古大汗出场,我个人认为明显致敬了《天国王朝》中雷德利·斯科特,鲍德恩四世伴随十字军御驾亲征那一段镜头,在草原与沙漠的尽头,十字架和空城塔反射着日光,一望无际雄壮的军队从地平线上慢慢浮现。剧中那些彪骑铁甲的御林军,簇拥着最中央的王缓缓在镜头中露面,大丈夫当如是哉。

本剧也有一些缺点:本部电影剧情选段在原著靠后的位置,想用一部电影把原著前面部分交代清楚。我个人认为:前面“郭靖与黄蓉”的热恋铺垫叙事太长,中间也有闪回。郭靖带着黄蓉找一灯大师疗伤有些拖沓,可能是照顾那些没有看过金庸原著观众的关系吧!

期待后面出一个导演剪辑版,把金刀驸马带兵攻下花剌子模、黄蓉智取撒马尔罕也剪辑进去。反正电影拍都拍了,不是么?再来看徐克对草原的重塑,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在以往的影视剧中,因为经费不足的原因,郭靖在蒙古草原争霸的剧情,往往被削弱或者一个镜头略过。

而本部影片作为古代战争史诗片、武侠片、动作片、我觉得是历史上首次完整塑造这位草原蒙古大汗,和成吉思汗天下无敌的蒙古军团。无论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这几位天骄之子!还是哲别、耶律楚材、速不台、这些日后的元朝蒙古名臣名将,都有详细的人物刻画,演员也完美契合我们脑海中草原将领的形象。

巴雅尔图饰演的成吉思汗,不再是单纯的历史反派暴君。在蒙古出征大典上,他用羊奶点在自己的额头,质问郭靖:“大宋愧对你父子,草原养育了你们孤儿寡母,你该朝着哪边?”这其实是一场问心局,但郭靖最终救下大汗,因为郭靖认为蒙古大汗也有要保护的子民。

孛儿只斤·铁木真是起兵抗金,也是因为要保护自己的蒙古部落。南宋与蒙古草原居民皆是生命,所以这是郭靖的侠之大者。但已经从屠龙者变成恶龙的孛儿只斤·铁木真,他眼中只有一统天下。在这版本的蒙古大汗,我觉得更像是一位草原版秦始皇,也望与孤独并存的复杂人格,远比金庸原著更具写实现代性。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从没演过戏的张文昕饰演的华筝公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看的华筝,甚至有种“一见华筝误终身”的错觉。草原女子的飒爽、倔强、英武、在张文昕的演绎中,都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甚至马术和武打动作都极具水准。

张文昕这一版华筝会像是翁美玲版本的黄蓉一样,是日后演员绕不过去的高山。不过有点有趣的是,我怎么觉得黄蓉和华筝的对手戏,有点橘里橘气呢?影片这两位女一号和女二号的对手戏,让我的姬达都感觉亮了,有点意思!不知道看过电影的其他观众怎么想。

观影下来总体感觉,这是一部不错的武侠片作品。徐克在职业生涯暮年,用毕生功力拓展了武侠电影的视觉盛宴。希望在仙侠、玄幻、大行其道的潮流之下,将历史战争片与武侠功夫片融合。利用中华历史的厚重感,与电影大片实拍的视觉冲击,延续中国武侠电影精神的魂魄。

而本片一直坚持的内核“侠之大者”,让这部射雕保留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国浪漫主义武侠魂。虽然有草原战争镜头,但本片仍然是一部加内核武侠片。再回到个人的主观感受,这部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肖战的流量体被大家关注,但我在的小三线城市去的场次,其实看客很多,仍然是80后和90后的中年人。也许观影者是对金庸先生武侠情节,和对射雕IP追逐的关系。

在观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结束后,观众们都觉得徐克的电影还不错。那么,深层次一点的思考:在仙侠与玄幻兴起的大时代当下,金庸、梁羽生、古龙、在中国传统武侠的“侠”字,究竟该栖居在怎样的影视载体之中?徐克导演用战争史诗加武侠动作,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答案。期待中国电影,今后有更多的新派武侠影视出现。

来源:学社书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