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全全给了邱华一张卡,邱华去银行查到丈夫的这张孩子教育基金卡里面有8万2,她小心翼翼地问张全全:
张全全给了邱华一张卡,邱华去银行查到丈夫的这张孩子教育基金卡里面有8万2,她小心翼翼地问张全全:
“全全,我有点急事,我想用一下咱们未来资金的那笔钱,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可以吗?”
全全忙着呢,只跟邱华说了句:
“行,没问题,你随便用啊,密码是你生日。”
全全是真忙着呢,按理说在有事的情况下跟邱华这样说,很正常,但是邱华愣了一下。
邱华跟全全的相处有些太客气了,她认为全全是生气地敷衍。
二人相处出现了隔阂。
因为被方丽虹开除,邱华一直在找新的律所,对于生活和家庭,她有压力,老公张全全的父亲是镇长,张全全是公务员,而邱华的家庭贫穷且父母年老有病,经常需要用钱。
邱华对待这份婚姻,非常客气。
邱华和张全全结婚,完全是因为对父母的责任,可以说她一直在包裹着自己,不想让全全知道自己的现状。
结婚后二人没有回老家办喜宴,也没有去度蜜月,原因是邱华工作出现了意外。
结婚当天,律所恰好有事,她和罗英子被方丽虹赶出公司,她们想着自己创业,罗英子没有负担,一心能扑在新的律所里。
邱华就不行了,她虽然结婚可以找理由不那么辛苦,但是一边兼顾创业的她还在面试其他律所。
而这些,邱华都没有告诉新婚丈夫张全全。
张全全弄了一张卡每个月往里面存钱,作为以后孩子的抚养资金,并且把卡交给了邱华,让她保管。
邱华当即表示自己也要往里面存钱。
方丽虹把罗英子、邱华、夏舒赶出良诚律所,邱华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跟方丽萍理论了半天。
见罗英子没有任何借口的离开,方丽虹又让她签署与罗英子和夏舒切割的协议才会留下她。
邱华是被迫离开律所的,她不想失业。
在邱华失业的这段时间,她是内心没有安全感的,但这些并没有告诉张全全。
邱华的办法是脚踏两只船,一方面想跟罗英子创业开律所,另一方面她在外面面试着其他律所,以便有后路可退。
当罗英子提着一兜子钱来到律所分奖金时,邱华才决定真正的入股。
邱华辞退了三家大律所,她给罗英子的理由是:
“你看咱们现在,律所也有了,案子也有了,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攥在咱们自己手里。看着你一个人为律所拼命,我于心不忍。”
邱华决定入股罗英子的律所,主要是因为有了案源,有了资金的来源,有了希望。
邱华辞了三家大律所,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
而这个时候,邱华才跟张全全提新律所的事,而且都是告诉的张全全结果,过程她根本没有跟人家商量。
罗英子总是提醒邱华,你已经结婚了,你应该和张全全商量事情并且卡可以互相用。
邱华说:
“我独惯了,我不想欠别人的。”
邱华的这句话,让罗英子感到意外,她把张全全当成了外人。
邱华心理上有严重的不配得感:
1、嫁给张全全,虽然论样貌邱华甩了张全全几条街,但是从家世背景来说,邱华认为自己配不上张全全。
这也是她不想回老家办喜宴的根本原因。
2、罗英子创业,邱华不能坚定信心,她从心里是自卑的,认为自己就该打工,就该上班。
邱华对创业根本没有信心。
而被三家律所聘用后,邱华用外界的声音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实际是满足自我内心的不配得感。
只有这样,她再入股,才觉得自己配得上。
3、孩子的资金账户,因为邱华还没有往里面存过钱,她就觉得自己用着不踏实。
她从来没有想过夫妻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界限划分得太清晰,恰恰是她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得到第一笔奖金才去跟张全全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本身就是心中的不配得感在作祟。
4、跟罗英子分得很细,而且不怕麻烦先从张全全那借了12万入股再收罗英子的13.2万的代理费,宁可去银行来回折腾,也得说清楚。
“我得先入股,然后你再给我分红。”
邱华把钱看的太重了,她这样其实就是怕失去。
邱华的内心太敏感脆弱了,需要朋友和爱人的加倍呵护,更需要自己对于这种不配得感的消除。
因为,邱华真的很优秀。
来源:看剧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