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部电视剧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说起它的名字,相信很多观众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漂白》。
最近一部电视剧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说起它的名字,相信很多观众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漂白》。
虽然这部剧刚刚在爱奇艺平台上播出,但立刻就登上了热度排行榜的前列。
可热度不仅带来了广泛关注,也招致了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来探个究竟,事情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它涉嫌抄袭的讨论,另一个则是剧中娱乐化的演绎方式,让不少观众感到失望甚至愤怒。
这部剧的剧组能顺利度过这次危机吗?
《漂白》这部剧是在今年的1月17号首播的,一上线就引发了热烈讨论。
要说这剧火得实在是太快了,上线才几天,就成了爱奇艺平台上热度涨得最快的刑侦剧之一。
只要你去翻翻豆瓣、微博上的那些榜单,《漂白》绝对都是名列前茅。
这么火的一部剧,自然也少不了争议。
很快,有人质疑这部剧涉嫌抄袭。
最早站出来指责抄袭的是前《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王猛。
他写了一篇长文,直接指出《漂白》剧组在制作时并未与他本人或《南方都市报》联系过,也没有在宣传材料中注明引用了他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剧情和简介怎么看都像是他在2012年发表的深度调查报道《漂白》。
为了让指控更有说服力,王猛还特意晒出了一些对比内容,指控编剧陈枰的小说《漂白》中间大段核心章节内容直接抄袭他的报道。
王猛详细介绍了当年杨树彬案件刚破时,他接受南方都市报的指派,亲自奔赴哈尔滨、吉林、山西兴县、河南柘城和内蒙古包头等多个地方进行采访调查的经过。
他说,这项工作非常艰巨,为了完全掌握案件细节,他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访谈了上百个人,搜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料,最终还原出四名逃犯“漂白”身份的全过程。
这可是费尽心力的大工程。
面对如此严重的质疑,编剧陈枰迅速做出回应。
他表示自己的小说《漂白》绝对是原创作品。
陈枰声称,自己在2016年曾拜访了许多地方,并与案件的主办人员进行了详尽的采访,所有的采访和案头工作都有保存证据。
明确地说,他认为深度报道和小说《漂白》都是针对同一个真实刑事案件创作的,各自享有独立的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表达形式而非事实本身,因此,他认为王猛提出的“抄袭”指控完全是无稽之谈。
爱奇艺的总制片人也出来表态,他们的剧集版权是购买自陈枰编写的小说,版权链完整且无懈可击。
尽管各方极力澄清,但观众对这部剧的信任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抄袭的争议还只是一个开始。
《漂白》作为一部以真实恶性案件为蓝本的悬疑剧,本应以严肃态度展现案件侦破过程,弘扬正义,给受害者应有的尊重。
实际上该剧加入了大量娱乐化元素,把原本应该严肃处理的悬疑剧情搞得像是搞笑。
电影中许多反派角色被塑造成敢作敢为、酷炫有型的样子,还取了些“锅铲姐”、“屠夫哥”这样的绰号,搞得就像流行时尚标签一样。
这种处理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这些娱乐化的改编不仅亵渎了案件的本意,而且严重欺骗了观众。
原本期望看到一部严肃反映真实社会的刑侦剧,结果看到的却是搞笑娱乐的噱头儿,观众自然感到气不打一处来。
再加上剧情中各种夸大和戏剧化桥段,案件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被淡化了,观众难免觉得被骗了。
观众喜爱悬疑剧,多半是因为对真相和正义的渴望。
悬疑剧不仅能带来紧张刺激的视听体验,还能通过真实案件的还原,让观众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社会正义。
《漂白》的表现显然让观众对案件的真实性和剧集的正义产生怀疑。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剧组这种娱乐化的处理方式,是不是在自我漂白呢?
他们是不是只顾着追求收视率和话题热度,而忽视了对案件本身的尊重和对观众的责任?
这无疑辜负了观众对刑侦剧的期待。
总的来说,《漂白》在热度和争议之间摇摆不定。
剧组通过引起热度和话题吸引了大量观众,同时也因为抄袭争议和娱乐化处理方式引来广泛质疑和反感。
作为观众,我们都希望看到一部基于真实案件、严肃而深度的刑侦剧,而不是一部娱乐化和戏剧化的闹剧。
希望《漂白》剧组能正视这些问题,给观众一个真实、令人信服的答案,而不是继续在争议中漂白自己。
总之,我们希望他们能拿出应有的责任感和态度,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好好做出一部值得记住的作品。
来源:佩奇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