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躲在西苑的嘉靖,经常对朝臣和太监说,自己生活俭朴,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躲在西苑的嘉靖,经常对朝臣和太监说,自己生活俭朴,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可是大明实际情况,国库空虚,嘉靖整天想着修宫殿,修道升仙。
他说这些话,只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节俭,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为百姓树立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形象。
这种节俭并非出于个人自愿,而是与皇帝的人设有关。
嘉靖皇帝通过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彰显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他一直将汉文帝视为自己的偶像,他是信奉道家的。
可大明最爱敛财就是道长。他口中的生活简朴人设,就是甩锅。
嘉靖皇帝在和大臣们斗争的几十年中,总结出一套方法,皇帝拥有九州万方,事情内阁去做,出事内阁负责,自己处于超然状态。
国库亏空
嘉靖时代,国库亏空。
当然这个问题,嘉靖是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的。
我一向简朴,季常服不过八套,亏空不是我闹的。
内阁管理国家财政,你们该想办法开源节流啊,张居正提出开出海路贸易,严党改稻为桑,我都同意你们去做。
财政的亏空,内阁严党都往宫里扯,御前财政会议上严党、清流相互斗争,结果是什么事情查到宫里这一层,便不了了之了。
严党继续逍遥,嘉靖也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严党高改稻为桑并不顺利,胡宗宪拖着,于是小阁老开动大脑,想出来毁堤淹田,然后低价兼并土地的招,来补国库亏空。
沈一石作为织造局的商人,深度参与了低价并购这件事,他还打出织造局买田的牌子,将宫里也牵扯进去。
沈一石万贯家财,变成了引爆清流和严党在浙江全面斗法的焦点。
胡宗宪在东南打仗,可是没有钱,改稻为桑也没有搞来钱,只能将沈一石家抄了,可家里没剩下什么。
朝廷需要一个交待,天下人更需要一个交代。
内阁、织造局都掺和进来了,背后到底是谁?
嘉靖自然不肯背锅,把内阁、宫里的人全都推到前面顶罪,才能洗干净自己的体面,逃脱财政亏空的问责。
做事的时候,嘉靖皇帝就是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出事儿的时候,他就是“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嘉靖的修道生活
一切都是说辞,嘉靖修道,是一个异常消耗钱财的事情,并且上不封顶,没有预算。
他修一个宫殿需要300万两银子,一根大殿的柱子从云贵运来,耗费国帑万两。其实修完一座宫殿,花费是多少,估计是天文数字了。
嘉靖日常穿着似乎没有特别之处,他的爱好炼丹、建道观、赏赐道士。
修道作法事,闭关修炼,以及各种炼丹花费的原料,不计其数,都是要消耗大量钱财的。
平时嘉靖洗脚,喜欢松木桶而且只用一次,于是为了嘉靖的爱好,还要做很多个。
日常嘉靖所在的殿宇,没有明火的炭盆,都是檀木作为燃料,这些花费都算不清楚。
嘉靖皇帝有修仙的爱好,各地官员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层层盘剥,苦的都是老百姓。
嘉靖的奢侈修道,使得官员有贪腐的机会。
嘉靖的心中认为国库里、皇帝的私库里的钱都死他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实际情况,国库的钱不是他随便用的,每年都有预算,碰上灾荒,内镗就缩水。
于是嘉靖就要动脑子,让属下帮他捞钱。
于是嘉靖的白手套出现了,严党、宫里的宦官,帮他去捞钱。
严党和嘉靖对捞来的钱,按比例分配,大家就太太平平。
可是国家经不起上下起手,天灾人祸一起来了,东南赋税重地海上不太平、北边俺答汗入侵,还有无数的突发状态要应付。
可嘉靖不愿意过苦日子,他可是天下人的君父,相信“天下没有不是的君父”。
社稷苍生,他仍然还是没有半分挂心,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嘉靖在世就是既要面子,又要奢侈生活,锅反正内阁帮我背。
大明皇权和官僚在争权夺利,苦的是百姓。
1644年大明亡了,很多史学家都认为大明实际是亡于嘉靖。
来源:落水的焱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