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朝的皇宫里,发生过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在兖王叛乱刚刚平定的关键时刻,老皇帝不谈国事,却突然说起了一段往事。他指着顾廷烨说:"你八岁那年进宫,在朕面前耍过一套枪,耍完之后你跟朕要赏钱,朕一高兴,就把那杆枪赐给你了。"
《知否》老皇帝为什么要当着赵宗全父子的面,戳破顾廷烨的身份?
宋朝的皇宫里,发生过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在兖王叛乱刚刚平定的关键时刻,老皇帝不谈国事,却突然说起了一段往事。他指着顾廷烨说:"你八岁那年进宫,在朕面前耍过一套枪,耍完之后你跟朕要赏钱,朕一高兴,就把那杆枪赐给你了。"
这番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要知道,顾廷烨一直以白烨的身份在赵宗全麾下效力,从未透露过自己是宁远侯家的二公子。而此时此刻,老皇帝却当着赵宗全父子的面,轻描淡写地道破了这个秘密。
这位驾驭江山三十余载的老皇帝,向来以老谋深算著称。在朝廷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他为何要做这样一件看似不合时宜的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意?
一、老皇帝的深谋远虑
世人都说这位老皇帝是个明白人,可谁能想到,他在兖王叛乱刚平定的紧要关头,竟然放着朝局大事不议,反倒是说起了顾廷烨小时候的事?
要说这位老皇帝可不是个爱说闲话的主,他这番话背后可大有文章。当日在金殿之上,他不说别的,偏偏提起顾廷烨八岁时的旧事,这可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步精心设计的棋。
且说这顾廷烨,自打八岁起就随父亲出入宫廷。那时的他虽小,可一手枪法耍得那叫一个好。在金殿上耍完枪后,小小年纪竟敢直接向皇帝要赏,这胆量和机敏可着实令人惊叹。
老皇帝提起此事时,目光却是瞥向了一旁的赵宗全。这位将来的新君,此时正襟危坐,脸上表情却是变了又变。
要知道,赵宗全虽然已被指定为储君,但他初到汴京,对朝中局势还不甚了解。老皇帝这番话,看似在说顾廷烨的童年趣事,实则是在向赵宗全暗示:这顾廷烨可不是寻常人物,而是从小就在宫中出入的勋贵之后。
更妙的是,老皇帝还特意提到了赐枪一事。这可不是简单的赏赐,在当时可是极高的殊荣。这一提,就等于是在告诉赵宗全:顾廷烨不但出身不凡,更是深得圣心的心腹之臣。
老皇帝这一手可谓是高明。他知道赵宗全初掌大权,最需要的就是可靠的臂助。而顾廷烨不仅有才能,更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这样的人才,正是新君最需要倚重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老皇帝选在兖王叛乱平定之后道破此事,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此时的顾廷烨已经在平叛中立下大功,他的忠心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这个时候揭露他的真实身份,反而能让赵宗全对他更加信任。
在场的大臣们听到这番话,无不暗暗称奇。老皇帝这一番话,既为顾廷烨消除了身份之疑,又为赵宗全指明了一位得力助手,可谓是一箭双雕。而这,也正是这位老皇帝驾驭朝局三十余载的高明之处。
二、赵宗全的微妙处境
谁都没想到,这位来自禹州的赵宗全,竟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储君。那日他踏入汴京城时,身边除了几个贴身侍卫,连个说得上话的朝臣都没有。
要说这汴京城的水有多深,光是那些世代为官的勋贵之家就够赵宗全头疼的。这些人家家户户都盘根错节,互相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单是一个礼部侍郎家的千金要出嫁,都要请几十家达官显贵赴宴。
赵宗全初来乍到,连这些官员的名字都还没记全,更别说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了。那些老臣们见了他,虽然表面恭敬,可背地里却议论纷纷:"这禹州来的新君,怕是连朝廷的规矩都摸不清呢!"
有一次,赵宗全在早朝上提议调整兵部的章程。话音刚落,就见那些老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表态。最后还是兵部尚书出来打圆场,说这事还需要详细斟酌。
更让赵宗全为难的是军队。汴京城的禁军将领,大多都是世袭的勋贵子弟。这些人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带兵打仗都是家传的本事。他们对一个从外地来的新君,自然是将信将疑。
就拿汴京城外的大营来说,那可是足足十万精兵。这些兵马的统帅,几乎都和本地的几个大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没有个懂行的人在旁边指点,赵宗全连调动这些兵马都要费一番周折。
朝中的文官也不是好相与的。那些科举出身的大臣,个个都是才高八斗。他们写起奏折来,引经据典,说话拐着弯子,让赵宗全常常要反复琢磨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就连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也都是老皇帝的老人。这些人在宫里待了几十年,宫中的规矩门道烂熟于心。赵宗全初来时,连该在哪个宫门下马都要问人。
这样的处境,让赵宗全如坐针毡。他虽然已经是储君,但要真正掌握朝廷大权,还需要一个能够在汴京城为他牵线搭桥的人。这个人不但要熟悉朝廷局势,还要有足够的威望,最重要的是,还得对他忠心耿耿。
就在赵宗全为此发愁时,老皇帝却突然点出了顾廷烨的身份。这可不就是他最需要的那个人吗?一个既了解汴京城,又有军中威望,还在平叛中立下大功的得力助手。
三、宁远侯府的历史渊源
要说这宁远侯府在汴京城的地位,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建立起来的。早在开国之初,顾家的老祖宗就在马上建下了赫赫战功,这才有了"宁远侯"这个世袭罔替的爵位。
当时朝廷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建国之君在平定天下时,曾遇到一次致命危机。当时敌军突然杀出,眼看就要伤到龙体,是顾家老祖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箭矢。那支箭离建国之君的心口,仅仅只有三寸的距离。
从那以后,顾家就成了开国元勋中最受信任的家族。宁远侯府的大门上至今还挂着当年皇帝亲笔提的"忠勇"二字,这可是整个汴京城独一份的殊荣。
说来也怪,顾家子弟虽然代代都在朝中为官,却从来不曾参与过任何夺权之争。每当朝廷遇到危难时,顾家都会挺身而出,但一旦局势平定,他们就会立刻退回本分。正是这样的作风,让历代皇帝都对顾家另眼相看。
宁远侯府的规矩也和其他勋贵之家不同。在其他人家的子弟还在读书练字时,顾家的孩子就得开始习武。府中有一座专门的练武场,那里的地砖都是用特制的青石铺就,据说是为了让孩子们练功时不至于摔伤。
更有意思的是顾家的家训。每个顾家子弟成年时,都要在祠堂里立下誓言:但求报国,不求富贵。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顾家历代子弟都是以此为准则,从不违背。
在军中,顾家更是有着特殊的地位。凡是在顾家练过武的将士,都会在衣襟上绣一朵梅花。这可不是普通的标记,而是军中公认的能力象征。有这朵梅花在身上,走到哪个军营都能得到尊重。
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都知道,但凡是顾家支持的将领,必定都是真材实料。久而久之,"顾家的人"就成了军中英才的代名词。每次朝廷选拔将领,都会特意打听此人是否得过顾家的指点。
按理说,这样的家族早该位极人臣了。可顾家却始终保持着克制,从不贪功邀宠。府中的库房里至今还存放着历代皇帝赏赐的金银珠宝,可这些东西从来都没动过,就这样一代代地封存着。
这就是为什么当老皇帝道破顾廷烨身份时,满朝文武都露出了然的神色。他们都明白,有了顾家这座靠山,赵宗全的储君之位就稳了一大半。毕竟在汴京城,还有谁比顾家更明白如何在权力的浪潮中保持忠诚?
四、顾廷烨的个人奋斗
谁能想到,这位在军中以白烨身份打拼的将领,竟是宁远侯府的二公子?要说这顾廷烨的经历,还真是一波三折。
那年科举考试前夕,朝廷突然下了一道旨意,说是发现有人泄题,要重查此事。结果这一查不要紧,竟牵连出了不少权贵子弟。顾廷烨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参加科举,结果被卷入其中。
虽说最后查明顾廷烨与此事无关,但他的科举资格却被取消了。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事,消息一传出,整个汴京城都沸腾了。有人说这是老皇帝在敲打宁远侯府,也有人说这是朝中某些大臣在排挤顾家。
就在众人都以为顾廷烨会就此消沉时,他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顾廷烨悄悄离开了宁远侯府,只留下一封书信,说要去寻找自己的道路。
从此,汴京城里再也没有人见过顾廷烨。直到三年后,在赵宗全的麾下,突然出现了一个叫白烨的年轻将领。这个白烨骑术精湛,箭法了得,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
有趣的是,白烨虽然武艺高强,但做事却异常细致。他不但能带兵打仗,还精通谋略。在军中议事时,往往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赵宗全曾多次夸赞他既有将帅之才,又有谋士之能。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身先士卒的作风。有一次行军途中遇到山洪,白烨二话不说就跳入激流中,亲自架设浮桥。那股子拼劲,让老兵们都叹服不已。
就连那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们也说,白烨打仗时的那股镇定劲,绝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特别是在用兵布阵时,总能想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招。这些本事,分明就是从小就在军中耳濡目染才能学到的。
在平定兖王叛乱时,白烨更是立下了大功。当时兖王的军队已经逼近皇宫,眼看形势危急。白烨带着一队精兵,从宫墙最不起眼的角落攀爬而上,一举突入敌军腹地,这才有了那惊天动地的一箭。
如今想来,这哪里是什么侥幸?分明是顾廷烨早就对皇宫的布局了如指掌。那个攀爬的位置,正是当年他小时候常常玩耍的地方。这样的熟门熟路,才让他能在危急关头找到破局的机会。
待到老皇帝道破真相时,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年轻将领的身上,处处都写满了"宁远侯府"四个字。不论是那出神入化的武艺,还是运筹帷幄的谋略,都是顾家子弟的真本事。
五、最终的历史印证
老皇帝那一番话说完后,朝局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赵宗全对顾廷烨是越发器重,不但让他统领禁军,还让他参与朝政。这可是宁远侯府几代人都不曾有过的待遇。
要说这顾廷烨在朝中的表现,还真是让众人刮目相看。他不但在军事上建树颇多,在处理政务时也是游刃有余。特别是在调和文武两派的矛盾上,更是展现出了过人的手段。
有一次,户部和兵部为了军饷问题起了争执。眼看着两边就要闹到赵宗全面前,顾廷烨却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他提议在边境开设互市,既可以增加税收,又能安抚边军。这一招,既照顾了户部的难处,又解决了兵部的烦恼。
在军中,顾廷烨更是独具慧眼。他善于发现年轻将领中的人才,常常亲自带着他们操练。渐渐地,朝廷的军队里就多了一批能文能武的将领。这些人不但会打仗,还懂得治军之道。
赵宗全登基后的第三年,北边突然传来警报,说是有外族蠢蠢欲动。朝中大臣们都很紧张,唯独顾廷烨胸有成竹。他早就布置好了防线,还在关键位置埋伏了精兵。果然,敌人还没深入,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一仗打完,朝野上下都说顾廷烨是赵宗全的"第一功臣"。可顾廷烨却一如既往地谦逊,从不在朝堂上夸耀战功。每次赵宗全要赏赐,他都推辞说这是军中将士们共同的功劳。
更让人称道的是,顾廷烨始终没有因为地位显赫就忘记本分。他依然保持着白烨时期的作风,每天天不亮就去军营查看,遇到大事总是亲力亲为。就连最普通的士兵都说,顾大将军还是那个顾大将军,一点都没变。
随着时间推移,赵宗全的统治越发稳固。朝中上下都说,这位新君真是得了老皇帝的真传,不但会用人,还懂得任人唯贤。而顾廷烨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能文能武的将领,在明君的重用下,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现在想来,老皇帝当初那番话,还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他不但为赵宗全指明了一位得力助手,更是为大宋朝廷留下了一位栋梁之才。这番深谋远虑,着实令人叹服。
有史官曾在笔记中写道:"顾廷烨其人,文武双全,忠心为国。自其身份为君道破,益发光耀朝堂。此老皇帝识人之明,后主用人之智也。"这番评价,可谓是切中肯綮。
来源:历史荧屏剧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