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的背景发生在《我是刑警》这部剧的剧情大结局中,讲述的是一桩残酷的命案——良城案的侦破。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常兴荣通过审问暴露了自己令人不寒而栗的内心世界。剧中的主要人物秦川,作为一名老练的刑警,面对常兴荣时情绪失控,最终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案件背后的深
这篇文章的背景发生在《我是刑警》这部剧的剧情大结局中,讲述的是一桩残酷的命案——良城案的侦破。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常兴荣通过审问暴露了自己令人不寒而栗的内心世界。剧中的主要人物秦川,作为一名老练的刑警,面对常兴荣时情绪失控,最终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案件背后的深刻社会问题。人性的复杂与扭曲,常兴荣的恶行让秦川不仅愤怒,也让他深刻地意识到一些犯罪背后的“人性”。
在面对常兴荣的审问时,秦川早已不再是那个初入警队、憋不住情绪的小警员。他有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审问技巧也相当成熟。然而,常兴荣这个人的冷酷,打破了他的情绪控制。常兴荣的罪行不仅仅是杀害了十几条无辜的生命,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根本没有悔意。
这个人把自己的罪行看得像是一场游戏,甚至在承认犯行时,仍然不忘拿自己的家庭和儿子做交易,试图以此来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对比其他犯罪嫌疑人,常兴荣显得尤其狡猾和冷血,他的罪行并不是出于冲动,而是出于对暴力的嗜好,甚至对于自己做的事情,他只有极其自私的“后悔”,并非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反而是对没有得到预期快感的“遗憾”。
在审问过程中,常兴荣仅对两个受害者表现出“后悔”——一位护士和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为什么这两个受害者与其他人不同?答案让人震惊:常兴荣后悔的并非因为这些受害者无辜,而是因为这两次杀人的经历并没有带来他预期中的“快感”,对于常兴荣来说,杀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暴力行为,而是成了一种追求满足感的过程。如果某些受害者无法提供他想要的感觉,他就会觉得那场杀戮“划不来”,因此才产生了“后悔”的情绪。而与此相对的是,其他受害者的死亡,对他来说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满足欲望而已。
这一切暴露出常兴荣内心的极端冷漠与邪恶,他甚至对自己已经造成的伤害毫不在意。在审问中,常兴荣谈起自己杀人的动机时,不是因为生存压力,也不是出于对家庭的愧疚,甚至没有任何心理动摇,唯一的动机就是他对暴力行为的渴望。这与许多其他犯罪嫌疑人不同,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出于生活的压力或者情感的积压做出了犯罪行为,事后也有所悔恼,甚至在逃避法律制裁的过程中,感到恐惧和自责。而常兴荣则彻底丧失了人性,他已经无法再看到罪行给受害者带来的痛苦,只是在追求自己的某种满足感。
另外,常兴荣对儿子的关注,也让人感到恶心与讽刺。对他来说,两个儿子更像是生命的延续,是他对死亡的抵抗,是他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法律制裁时的唯一牵挂。然而,他对这两个孩子的所谓“担忧”并不是出于父爱的自觉,而是完全从自私的角度出发。他不在乎自己的罪行有多么可怕,他唯一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子女免于承受因父亲罪行带来的社会污名。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罪行的冷漠与对社会和法律的蔑视。
最让秦川情绪失控的,正是常兴荣的这种态度。他的坦白并没有一丝的悔意,甚至在面对自己的恶行时依旧冷静,完全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对秦川来说,这样的罪犯才是真正的“敌人”。常兴荣的存在挑战了秦川作为警察职业理性的一部分。他不再是面对一个迷茫、冲动的犯人,而是面对一个心机深沉、毫不动摇的恶魔。每当这样的罪犯站在法律面前时,作为执法者的秦川,无法仅仅依靠法律本身的震慑力来对抗他。这个人不仅仅是一个罪犯,更是一种腐化的象征——代表了对人类最基本伦理的彻底践踏。
常兴荣的罪行让人深思。虽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法律惩罚去追求正义,但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内心空洞、丧失人性的人?他不仅自己痛苦,也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推给社会,推给原生家庭,推给“社会的不公”,他将一切都归咎于外部因素,完全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是出于自身的恶意和渴望。这种将一切责任都推卸给社会的做法,和他无悔的心态结合起来,形成了对社会最深刻的讽刺。对他来说,其他人只是他实现暴力欲望的“工具”,这些人活着与死去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意义。
结局无疑是秦川最终将常兴荣绳之以法,但这背后更多的是对人性深处黑暗面的一种警觉。秦川最终明白,像常兴荣这样的人,早已失去了人性,他们的恶行已经无法用常规的伦理来衡量。而我们作为普通人,面对这些冷血的罪犯时,如何用合适的方式去理解、去应对,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以恶为生,对人类的痛苦漠不关心,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真正走进过人性的光明面。
常兴荣的故事告诉我们,犯罪背后不仅仅是冷酷的行为,更多的是人类心灵的腐化和迷失。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善与恶,而社会与家庭的教育作用,正是对人性的塑造。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环境,但我们能选择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无论选择善良,还是走向深渊。
来源:小酷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