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诡3》藏惊雷!“城南韦杜” 去天尺五,门阀的体面与枷锁太戳心
追《唐诡3》“去天尺五” 单元时,被韦韬捧着阀阅碎石的怒吼惊到了 ——“吾家石柱,岂容商贾作垫脚石!” 这声怒喝背后,藏着唐朝最顶流门阀的底气,也藏着他们逃不开的桎梏。
先说说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的荣耀有多实在。剧中韦韬不过是个长安县尉,查案时亮明 “京兆韦氏” 身份,连京兆尹都得礼让三分,这可不是演的。
历史上这两家住在长安城南,离皇宫近得“只差一尺五”,韦家一口气出了 17 位宰相,杜家光凌烟阁功臣就有杜如晦,还出了杜甫、杜牧这样的文坛顶流。更牛的是他们的阀阅石柱 —— 左柱刻军功右柱录文职,立在门口就是世代功勋的招牌,剧中商人砸了石柱还敢说 “当垫脚石”,简直是往韦杜心窝子捅刀。
这些家族的特权渗透在细节里。唐太宗想编《氏族志》抬高皇室,韦杜根本不买账;高宗下禁婚令不准他们内部通婚,人家照样偷偷联姻,婚书藏得比圣旨还严实。
《唐诡 3》里韦韬妹妹嫁商人就疯癫,正因为在他们眼里 “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商人再有钱也是 “卑贱之徒”,这种门第偏见刻进了骨子里。
可门阀的风光背后全是桎梏。韦韬和杜玉联手杀商人,看似为了家族尊严,实则是被 “士农工商” 的等级枷锁捆死了 —— 他们没法接受商人阶层崛起,只能用极端方式维护体面。
更讽刺的是,杜玉还借着血案栽赃韦韬,想让杜家独大,所谓的 “世交” 不过是权力游戏的遮羞布。历史上韦杜子弟也逃不开宿命:出生就被定好婚姻,必须娶 “五姓女”,哪怕对方家道中落;就算没本事,也得靠家族荫蔽当官,可真有才华的反而被 “门阀出身” 限制,比庶族难出头。
到了中晚唐,科举制兴起,商人子弟能靠考试做官,韦杜的优势越来越弱。就像《唐诡 3》里大萨宝敢和世家叫板,正是因为商业势力已经能和门阀掰手腕。那些曾经 “去天尺五” 的家族,慢慢从权力中心滑落,最后只留下杜甫的诗、韦应物的词,供人追忆当年的煊赫。
剧里韦韬落网时盯着阀阅碎石的眼神,满是不甘与迷茫。这哪是个人的悲剧,分明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门阀的荣耀靠时代给,桎梏也由时代造。
你们觉得韦韬的疯狂该怪时代还是门阀?要是穿越成韦家子弟,你会守着门第还是破局?快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小勇坎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