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果7300万剧本分账看,短剧的流行趋势变了吗?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8 21:07 1

摘要:高额的剧本收益实际上打破了过去短剧编剧行业相对平均化的分配模式,清晰的收益预期激励优秀创作者拿出更多好作品,而新分账政策在推进行业积极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行业的创作趋势,什么类型的剧本更有价值?

升级剧本合作政策三个月后,红果剧本分账金额再创新高。

红果短剧创服平台于近日公布了平台10月份的剧本分账报告,10月剧本总分账突破7300万元、2家工作室当月分账破千万、5名个人编剧当月分账破百万、超150部剧本当月分账破10万......

一系列骄人的数据反映出平台在剧本创作孵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而具体到获得高额分账的剧本,红果短剧也选择了部分进行展示。

高额的剧本收益实际上打破了过去短剧编剧行业相对平均化的分配模式,清晰的收益预期激励优秀创作者拿出更多好作品,而新分账政策在推进行业积极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行业的创作趋势,什么类型的剧本更有价值?

红果发布的自制剧合作政策中明确了,根据剧本的评级结果来提供对应的保底金额、分成比例及分账权益,比如S++评级剧本的分成比例高达40%,而S+评级剧本分成比例降至25%,这意味着剧本分账金额并非仅以市场反馈来衡量,平台对内容质量的评级结果同样至关重要。

一部获得高额分账的剧本,一定是内容质量和观众审美综合的结果,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收益来明确什么样的剧本更具内容价值和市场价值,而创作方向的明确又是否能推动行业进入剧本孵化的良性循环?

女频更具市场优势,男频更受平台青睐

红果创服平台发布的10月份剧本分账报告中,展示了9部当月分账超过30万元的剧本,以及8-10月在重点品类激励活动中脱颖而出的6部作品。

可视化的收益数据直观的体现了当下短剧市场的内容创作趋势:

其一,从类型赛道来看,女频仍然是短剧市场主流,男频相对而言存在感不算高。

10月份分账超过30万元的9部剧本中,男频仅有3部,而女频则占到6部,其中收藏量超百万的仅有2部,《小祖宗千金归来,我是他的掌中娇》和《在八月盛夏》均属于女频大类。

无论是从作品数量还是市场反馈来看,女频的表现都相对更优于男频,这也证明了女性受众仍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其二,从内容题材来看,穿越、系统、逆袭的爽文桥段永不褪色。

9部分账超30万的剧本中,穿越题材占5部、系统类型占3部,这类剧本的创作思路其实比较相似,自带更多信息量、实用技能的主角穿越到另一个时空,或是自带超能系统的主角,本质上可以都可以等同于大开金手指,是典型的爽文桥段。

而即便是传统都市爱情这类非典型性爽剧,也少不了逆袭打脸情节,比如《小祖宗千金归来,我是他的掌中娇》的真假千金设定,所有人都看不起的真千金女主其实智慧超群,还被叠加上大提琴师、珠宝设计师的马甲,一路打脸刁难嫌弃自己的所有人。

相比于长剧中开金手指、逆袭打脸桥段多见于男频,微短剧的底色就是快节奏、多爽点,女性和男性受众审美高度一致,这类爽文设定在短剧市场可以说是永不过时。

其三,从平台喜好来看,男频依旧是重点扶持和激励类型。

红果新曝光的六部收获品类激励的剧本均为男频大类,囊括了玄幻、历史、志怪等多个类型,单剧本方最高获得了110万+额外品类激励,平台确实拿出了真金白银扶持男频短剧。

尽管女频和女性受众仍然主导着红果乃至整个短剧市场,但平台仍然不遗余力、花几倍代价补贴男频,主要是为了避免平台用户进一步垂直提纯进而影响到平台用户生态,因而对于创作者而言,男频赛道或许拥有更大的机会。

综合来看,女频更具市场优势,而男频更受平台青睐,具体到内容题材仍然可以用“经典永不过时”来概括,透明化的分账体系和可视化的收益数据,让短剧市场的内容创作趋势更加清晰,实际上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一条可以被追踪的收益路径。

编剧分账会走向哪

红果短剧发布剧本合作政策以来,外界其实是好评居多,加大对内容创作的投入,提振内容创作者的信心,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而平台也已经连续三个月发布剧本分账报告,从8月份总分账5000万到9月份的6600万再到10月份的7300万,越来越多优秀的编剧工作室及个人创作者脱颖而出获得高额分账,足以证明红果的分账机制确实吸纳了相当一部分优秀创作者,为短剧行业输出了大量优质剧本。

提升作为内容创作者的编剧的收益待遇、让编剧从“临时工”变成“利益共同体”,其实本质上强化了短剧行业的内容驱动逻辑,无疑是激发行业活力的一大奇招。

但问题在于,这套剧本合作政策是基于“短剧创作平台”的产品功能搭配使用,并不是简单用收益驱动内容创作,这也让不少内容创作者产生了担忧。

比如与红果自制合作的创作者需要在短剧创作平台拥有自己的账号,编剧账号会根据投稿、过稿以及短剧上线后的成绩进行综合评级,这个评级后续也会影响到个人权益,给了编剧不小的压力。

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编剧工作室制度,平台会举办编剧工作室激励活动,拿出真金白银吸引个人创作者加入编剧工作室,而在参与工作室激励活动后,编剧个人账号就会自动与编剧工作室的工作室账号绑定,绑定期限长达六个月。

当个人编剧与编剧工作室绑定之后,平台下发的拉新激励费用会结算给工作室,至于编剧个人能不能拿到就要看工作室怎么运营了,如果坚持不参与激励活动与工作室绑定,不少个人编剧也担心平台会优先查看工作室投稿。

总而言之,加入产品平台后编剧的自由度相对有所降低,而无论是账号评级制度和编剧工作室制度,都在不断推动行业出现编剧头部化的现象,这种分层化的机制使得资源逐渐向头部集中,或许并不利于行业稳定。

但不能否认,红果短剧的“人才抢夺战”并不是坏事,确实激发了编剧行业的活力,在真金白银的激励之下,更多高质量剧本内容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了短剧行业的发展,不少长剧观众甚至开始呼吁引进这一制度。

不过红果的剧本分账政策和自建短剧创作平台,能否推动整个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升级,还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

来源:眸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