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乌蒙深处》因何而美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8 12:42 1

摘要:电视剧《乌蒙深处》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以来,备受好评,赞“美”无数:有的点赞剧中风景“真是太美”,有的点赞女主角气质好、形象美,还有的点赞非遗服饰“美出天际”……

电视剧《乌蒙深处》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以来,备受好评,赞“美”无数:有的点赞剧中风景“真是太美”,有的点赞女主角气质好、形象美,还有的点赞非遗服饰“美出天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按照美学家李泽厚的观点,审美包括多个层次:悦耳悦目(感观审美)、悦心悦意(心灵审美)、悦志悦神(崇高审美)。《乌蒙深处》的美,不是美在表面,而是美在逐层深入,既悦耳悦目,又悦心悦意,还悦志悦神。并且美得深,聚焦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和发展之美,让观众回味无穷。

《乌蒙深处》的深意,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在文化传承、乡村全面振兴、时代精神与国际传播等维度上层层铺展,最终汇聚成编剧欧阳黔森所言的“老百姓扬起的笑脸”,生动诠释了“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实践真谛。

从文化传承看。这幅画卷的底色,是对民族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望与创新激活。主角衮月亮手中的针线,牵连的不仅是祖辈的技艺,更是通过直播电商、文创设计闯入广阔天地的现实路径。对非遗真正的保护并非束之高阁,而是让其融入现代生活脉络,在创造经济价值中重焕生机。剧组对民族服饰、村寨景观、自然山水的诗意刻画,使乌蒙山区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活态文化博物馆,彰显出坚定的文化自信。

从乡村振兴看。剧集通过叙事构建了一幅多元、立体的乡村振兴实践图谱。从险峻天堑变为通途大道,从传统农耕迈向集约经营,剧中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贵州将地理劣势转化为生态优势的智慧与决心。有力地论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根植于具体产业选择、基础设施升级和生态保护实践的发展哲学,为“百姓富”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现实注脚。

从时代精神看。这部作品着力刻画了时代精神与奋斗者群像,以麻青蒿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喊出“走出去长见识,回村里创价值”的心声,他们的返乡创业,承载着个人的理想,也回应着时代的召唤。更可贵的是,剧集并未回避前行路上的荆棘,而是描摹了奋斗的不易,这不但没有削弱故事的感染力,反而让奋斗者的笑容因历经风雨而愈发真挚动人。

从国际传播看。《乌蒙深处》的意义超越了地域界限,成为一扇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该剧呈现的从“脱贫”到“振兴”的持续奋进,从“乡土中国”到“现代化中国”的华丽蜕变,蕴含了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路径与智慧。当这部剧作走向世界,它传递的不仅是贵州一隅的风景与风情,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如何致力于消除内部发展不平衡、追求共同富裕的生动样本。

同时也要看到,《乌蒙深处》的真正分量,在于它通过一个“点”的深度开掘,折射出一个“面”的壮阔图景。乌蒙山区的变迁,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革的一个鲜活写照;老百姓脸上扬起的笑脸,是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人民获得感最直接的情感缩影。

“诗意何处寻?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化用这句话可知,美来自壮美山河,来自奋斗精神,来自蓬勃向上的时代进程。《乌蒙深处》因美而深,因深而更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必将发现更多美;砥砺奋进,携手同行,必将创造更美好生活。

来源:星河温柔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