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剧在11月25日19点30分同时登陆央视八套和爱奇艺,开播一小时热度破5800,靠实景与扎实服化道把观众直接拉进晚清商海,证明好戏不需要假脸和抠图
这剧在11月25日19点30分同时登陆央视八套和爱奇艺,开播一小时热度破5800,靠实景与扎实服化道把观众直接拉进晚清商海,证明好戏不需要假脸和抠图
说句掏心窝的话,观众最怕的不是故事慢,是一眼看出“假的”
屏幕上一张僵硬的脸,表情不走心,后面还是一层绿幕拼出来的山水,谁看着能沉浸
《大生意人》把这套糊弄人的路子整个推翻了,真景真物真人,走到哪儿都能闻见风土的味儿
故事从一个读书人古平原讲起,背景落在晚清商业兴盛期
他被陷害流放到宁古塔,后来凭本事逆风翻盘,做成一代富商,金融、茶叶、盐业一条条接起来,南来北往的脚步把中国地理拍成了长卷
北京科考那场戏,一格一格的考棚,桌子、蜡烛、四方天地,紧绷的气息握在手心里
古平原没改成命,就被打发去北地
这一下子,人的命运跟地理的温度绑在一起了
宁古塔在今天的黑龙江牡丹江一带,寒风没商量
剧组选雪野和冰面,铁骑在冰上掠过,镜头往上一拉,天地只剩黑与白,沉静得让人心里打鼓
导演说宁古塔戏美术尽量保持白色系,黑白分明,减少中间色,画面冷而静,正是古平原当下的境
边关的烟火气也没丢,地下的窑子、曲折的洞门
剧组在蓝棚下搭出了一个巨大内景,屋与屋之间细致到灯罩和木梁,走进去就明白什么叫“环境先演戏”
陈晓说过一句话
“我们每到一处都为之一振”
这话不是客套,人在环境里,气息会变
服化道更是硬功夫,剧组做了2000多件衣服,搭了300多套造型
北地极寒,衣服重,皮带勒紧,外罩貂绒,富人体面,穷人一身穿到四季,破口和补丁都是日子留下的痕
衣服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把人的生活重量穿出来
古平原在这里遇到常玉儿,跟着商队同走同停,约好日后在山西再见
山西平遥、太谷、祁县,这一片是晚清的金融心脏
日升昌票号厉害到什么程度?
剧中的设定提到它资本规模占清政府白银储备的80%,全国设四百多家分号,还把分支开到海外
所以平遥街面亮堂,招牌挂着元宝和铜钱,设计有心
横店的水泥地太平整,剧组嫌不对劲,演员动手把碎砖一块块铺满,脚下的味道立刻更真实
王天贵的书店做高,书架能往上堆,人一走进来就是“知识在上”的秩序感
商业发达,穿衣就有花样,色彩和款式都有地域的灵魂
再往西北走,镜头给了内蒙古的草原
满屏绿,风一吹过去,连音乐都跟着热起来
马头琴的声儿悠着长调,服饰五彩热烈,人与人之间多的是干脆的笑
古平原在这里结交朋友,和常玉儿的情感也熬出味道来
实景不是摆设,是演员的第二条生命线
转到南方,安徽的茶叶山是另一种呼吸
树影和茶垄把眼睛洗干净
水乡的黑瓦白墙,窗和门多用竹木,屋与屋之间用小桥搭起来,桥下有荷叶和白鸭,生活的柔软一眼就能看见
南方衣着轻,衫裙、衫裤、马面裙都出来了,手腕挽起露刺绣,香囊和小坠子讲究的是气息
这类细节不扎眼,却能让你信,这里的人真这样过日子
京城的气派另成一章
金色的屋面,古椅旁边摆着西洋钟;
裙摆里既有马面裙,也有蓬蓬裙
中西并置不是炫耀,是晚清社会变动的底色,也是商业世界开放的信号
这部剧敢把时代的复杂放进镜头里,不怕费心,不怕费钱
说回人
零下二十度的雪戏,演员是真的踩着风雪走;
泥地救人,陈晓、孙千真下泥潭,整个人埋进去,再一点点扒拉出来
看着心疼,但就是这股认真才有戏
成泰燊、黄志忠、吴樾、朱茵、刘佩琦、梁冠华,老戏骨的脸就是一面墙
他们站在那里,戏就有底气
李纯、朱亚文、向涵之、罗一舟这些实力派跟着同台
一部戏最好看的地方就是“人和人彼此成全”
《大生意人》由张挺编剧执导,改编自赵之羽同名小说,11月25日开播一小时热度突破5800,豆瓣上好评一茬一茬往上走
数据不必夸张,热度只是结果,口碑才是路
国家版权局把它纳入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好内容有人看护,创作者敢往里投
有人会问,为什么它能打动我
因为它尊重观众的经验,不糊弄
你能从一个小小的皮带、一个门框的木纹、一块碎砖的粗砺里,看到团队在用力把时代搬回你眼前
这类诚意是可以感知的,哪怕你不懂技术词汇
当然,网上也有对一些同类剧的吐槽,比如假景感重、后期抠图生硬、脸部状态影响表演之类
这些多是观众观感的讨论,不作专业技术定论
争议就留给时间,谁耐得住多走几步,谁就会被留下
接下来两三天,看看央视八套和爱奇艺的播放与收视数据怎么走,看看豆瓣的首批评分和几位专业博主的长评,再等剧组放点幕后花絮,大家会更了解这部戏的“真功夫”
好剧不怕被看见每一次打磨
从极北到极南,从布衣到刺绣,从砖瓦到土窑,《大生意人》把地域风采和人物命运系在一起,这才叫年代剧的骨头
有时候,一部剧最打动人的,是它认真地对待“细节”这件小事
等你看完,不妨想一想
我们为什么需要实景和好演员?
因为那是一种对真实生活的致敬
愿每一部讲年代的作品,都先把“真”立住,再谈“美”
好剧值得慢慢看,别急着下结论
来源:A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