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7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的影视科技路演专场上,映宇宙集团执行总裁夏晓晖进行了以《映宇宙生态下的微短剧创新路径与流量闭环》为题的主题交流。
南方财经记者谭砚文 广州报道
11月27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的影视科技路演专场上,映宇宙集团执行总裁夏晓晖进行了以《映宇宙生态下的微短剧创新路径与流量闭环》为题的主题交流。
“微短剧充满了很多故事和传说。”夏晓晖表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占网民总数近60%,微短剧已与长视频、院线电影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成为中国三大主流视听支柱。
映宇宙于2022年6月入局微短剧,是较早入局的企业之一。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出品短剧超1200部,爆款剧超百部,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夏晓晖表示,映宇宙也非常注重大湾区地域和文化优势,在广州和横琴设有分公司,均是重要的创新孵化基地,布局微短剧、直播运营及海外研发等创新业务。
在微短剧内容消费新风口当下,如何打造创新的路径与流量的闭环?夏晓晖认为,短剧企业提升竞争力有四大核心策略:一是以全产业链升级推动内容精品化,二是推动“短剧+”产业融合创新;三是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以“直播+短剧+综艺”带动生态融合;四是推动出海布局,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影响力。
微短剧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4)》明确将微短剧市场存在的内容低俗制作粗劣、收费规则混乱、强制消费等痛点列为互联网消费领域新侵权问题。夏晓晖表示,对于监管问题,目前有关部门正推进《微短剧管理办法》制订,持续加强细化监管,针对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等问题纠偏指导。今年,多地政府密集出台针对性政策,为微短剧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微短剧千亿规模指日可待。”夏晓晖说,2024年,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已超过电影票房。机构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34.3亿元至680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至1000亿元,但综合行业发展速度以及商业模式来看,千亿规模预计将加速到来。同时,免费市场将占据主流,据预估,2025年免费短剧的市场规模占比约66.3%,未来免费规模会越来越大,不过付费不会消失,但要走稀缺性、差异化路线才能存活。
“所有的行业都离不开AI,短剧从题材、剧本创作都在广泛地应用AI。”夏晓晖表示,未来围绕短剧产业多个链条,Al Agent(能独立完成任务的数字代理人)将加快落地,预测会有现象级产品工具脱颖而出,成为微短剧、互动影视、虚拟制作等新兴领域的增长主力。
“微短剧+”将会像以往“互联网+”“直播+”一样,越来越深入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例如,“短剧+直播+电视台+综艺”的台网联动是大势所趋,对于企业来说,更能产生1+1>2的效果,让直播和短剧业务能互相反哺升级。
在出海方面,据最新数据,2025年1-8月,微短剧的海外总收入达1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9%。夏晓晖说:“相信未来这个市场会更广阔,北美、东南亚包括日韩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当然各地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动也比较快,未来的出海布局也会像国内一样更加精细化,所以可以关注更多的细分区域,或许有更多惊喜。”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