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陷害,一袋私盐,一代商界传奇的跌宕人生,央视出品的新剧果然又一次挠中了屏幕前观影大众的心思,场面质感演员演技真的都没得挑,所以站内热度破七千,电台收视率半小时破3也当之无愧。
文/景然
一场陷害,一袋私盐,一代商界传奇的跌宕人生,央视出品的新剧果然又一次挠中了屏幕前观影大众的心思,场面质感演员演技真的都没得挑,所以站内热度破七千,电台收视率半小时破3也当之无愧。
《大生意人》这部充满商业智慧和人生哲理的作品被搬到了央视屏幕上看样子又是王炸。
整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古平原的遭遇与奋斗折射出了中国近代商人的群体命运,主角从一个被陷害的举子到一代巨富的跌宕历程,不仅展现出了商业世界的诡谲波澜,更揭示了中国传统政商关系之间的复杂本质。
这剧从整体表现来看是妥妥的历史正剧风格,但是根据原著和央视电视作品的一惯偏向,这部剧很可能在中间摇身一变让观众目瞪口呆。
这部剧整个故事的起源就是男主古平原被污蔑发配宁古塔开始的。
男主古平原徽州普通人家出身,14岁成秀才,17岁中举人,本应该前程似锦,然而就在他进京参加会试时,却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
在考场上,他正在认真答卷时听到了有人故意散布的关于其母亲病危的虚假消息,这个消息一下子就让孝心至上的古平原当场情绪失控。
然后砸伤房官、大闹考场,之后这一失控行为直接导致他以“破坏科举秩序”的罪名被革去了功名,发配到苦寒之地宁古塔。
然后就是剧的开头,被发配宁古塔的古平原在苦寒之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义气以及借守备兵将之力,让几十个屯子的人心甘情愿为他卖命。
后来他帮助前来贩盐的常四老爹脱离守备的严查,又借用富商李家之力,借力逃回关内,然后助常家崛起,智斗李家和义军。
在这个过程中,古平原的商业才能很快显现,在每一次危机中嗅的生机洞察先机,在危机中发现各种商机。
而正是这种能力,让他从贩卖私盐做起,短短数十年里,借势谋局,翻云覆雨,周旋于商帮、政府、买办及三教九流之间,将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最后纵横各行各业,通吃政商两界,成为财倾天下的一代首富。
而在过程中他也找出了当年考场陷害他的真凶,他根本没有想到,这场突发的事件竟然是京商巨头李氏家族一手策划的阴谋。
而关键目标竟然直指首富李万堂,那么李家为何要对一个无钱无势的书生下此毒手?
经过调查抽丝剥茧这背后似乎有更多的隐情露出。
第一个就是古平原的祖父曾是徽商,经营漕运也曾叱咤一方,但是因官府征收漕粮突生变故,随后赔光家产惨死。第二个就是古平原父亲接手家业后带着巨款北上寻找机会结果一下子就离奇失踪,结果古平原被污蔑还有这些过往的商业悲剧竟然都与李氏家族有关。
本以为这是李氏家族视古家为潜在威胁,是担心古平原一旦科举入仕,会借助仕途影响李家的商业利益,因此提前下手陷害,从剧情中李万堂对古平原异常激烈的反应似乎也在侧面印证了这一猜测。
每当李钦提起古平原,李万堂都坚决不让儿子与这个“流人”来往,理由是怕连累李家,然而经过更的事实分析这个理由很难以令人信服,因为李万堂连身份敏感的苏紫轩都敢合作,还让儿子陪她去宁古塔买军马,又怎么会害怕一个普通的流人?
除非李万堂心里清楚,古平原如果继续调查下去,很可能会牵扯出当年那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真相,那么真相是何我们往后看。
《大生意人》这部作品的意义就是在于它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印象的中国商人形象,并透过这个形象,展现出了那个时代领头生意人的风骨与智慧。
古平原代表着那个时代可以做中流砥柱的“有风骨的商人”。
理藩院尚书崇恩大人曾对他说:“因掌管过贸易、赋税这样与商人打交道的职司,见过的商人不少,有手腕的不胜枚举,有风骨的商人却是见过两个,一个是山西的乔致庸乔东家,另一个就是你古平原。”
而这种有别于无限逐利其他商人的风骨恰恰源于古平原的读书人底色,虽然他们被迫从商,但骨子里依然保持着书生的“仁义礼智信”准则,更有着大的格局和信仰,他不仅自己在财货之场修高洁之行,更是将几千年来的的道利同行的实践做到了趋于极致。
晋商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
而古平原正是这一理念的绝对践行者,同时《大生意人》对政商关系探讨的也是尤为深刻,作品通过古平原的经商历程,揭示了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本质。
商人、政治,从来就是不可分开的两个矛盾体,这部作品告诉我们从古至今对国内商人来说“财商”的高低有两个参数,一个是自己对市场的敏锐,第二个就是对政治和政策的敏感度。
而古平原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于,他比当时的任何人更懂得“讲政治”,他参透了政商关系,无论是中原还是草原,面对各色的团体他都可以借力而起,所谓长袖善舞进而扶摇直上,但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洞察这些关系利用这些关系但是又始终守住自己的底线,并没有完全在政商关系中迷失自我。
不愧是央视剧,男主古平原身上最打动人心的最初就是他那股永不服输的韧劲,从被诬陷的举子到发配宁古塔,从逃出生天到白手起家,他始终没放弃两个念想,第一就是洗刷冤屈,第二就是堂堂正正做人。
大势一直在变但是这颗心未变,因为有这颗心一直知道自己的初心,所以他能成一呼百应,能够折服其他人,而王天贵之流只看见了他的经商才能,却看不见他骨子里的正气,所以选的方式才会错才会失败。
而随着故事的推进,古平原的对手也王天贵李家等个人对手,转变为企图垄断国家核心产业的洋商。
当洋商试图通过垄断盐业、茶叶等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时,古平原放下了与本土商帮的内部矛盾,开始争相奔走联合晋商、徽商等势力共同对抗洋商。
而这场较量也从单纯的商场博弈上升为“以商救国”的民族商业保卫战,自此古平原的形象也因此得以升华,从一个只为个人命运奋斗的商人,成长为具有民族大义的商业领袖。
这个过程中古平原发现了原来自己最初的最大的对手竟然就是自己的父亲,李万堂是自己的生父,李钦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胞弟,原来父亲昔日走后被没有男丁的李家相中,只是李父需要改姓入赘,然后继承李家,为了恢复昔日荣光李父竟然真的改姓入了赘。
但是李万堂早已有妻儿,本来古平原不入京李家可以当他不存在,但是谁知学识不差一路高歌猛进,李家把发生变故便想要除去他,是李万堂先下手设计让他被流放虽然也很惨但是避免了杀身之祸,但是古平原还是靠自己找到真相,然后对决李家。
说实话这一点有些起点小说的感觉,一下子让历史大剧成了伦理剧,但是细想想好像收看央视电视的中老年人很爱看这种剧情,前面好几部都是收视满满,所以也没什么挑的,而且正所谓从家到国,以家写国。
可以说《大生意人》虽然讲述的是清朝末年的故事,但对当下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作品通过古平原的形象,打破了对商人的刻板印象,展现了时代下商人的正面形象以及历史贡献。
而且也对“政商关系”有了一个更全面的展示,商人懂政治顺应时代,并不是所谓的勾结和权力贴现。
从古到今“企政的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政创造出大的环境,然后放水养鱼,之后企业创造财富,让鱼不断长大,加速繁殖,回报社会。”互惠互利并且惠民助过,这才是上合格的政商智慧。
《大生意人》通过古平原的故事,不仅详细展现了商人几千来的商业经,更是揭示了时代风云下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精神风骨,这种风骨在当今这个商业化的时代,依然需要,这部作品就是让我们懂得商人的本质不仅仅是逐利,更要具备好的精神追求和优秀的人格修炼。
就像古平原虽然身处逆境,虽通晓变通,虽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但是在关键之处总有底线有良心,有道义,也正是这些才让他走的更远更得道多助,民心即天下民心即商道
来源:影之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