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最不受待见的官职:一个被鄙视,另外一个备受嘲讽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7 11:23 1

摘要:《唐朝诡事录》系列在细节方面很严谨,尤其是在官员品级和服色方面基本上没出多大差错,比如估计很多观众会觉得奇怪南州、沙州都有刺史,为何雍州只有长史,而且长史居然还穿紫袍?原因就在于雍州只有雍州牧而没有雍州刺史,而雍州牧一般由皇室成员遥领并不到任,佐官之首的长史就

《唐朝诡事录》系列在细节方面很严谨,尤其是在官员品级和服色方面基本上没出多大差错,比如估计很多观众会觉得奇怪南州、沙州都有刺史,为何雍州只有长史,而且长史居然还穿紫袍?原因就在于雍州只有雍州牧而没有雍州刺史,而雍州牧一般由皇室成员遥领并不到任,佐官之首的长史就成了雍州实际上的最高长官。

雍州长史从三品,和剧中的鸿胪寺卿裴勉一个级别,唐朝三品以上官员服紫,雍州两任长史杜铭和熊千年自然也就有资格穿紫袍了。

又比如同样都是县尉,为何苏无名这个万年县尉穿深青色官服,卢凌风云鼎县尉却穿浅青色官服?原因很简单,因为万年县尉是京县尉,品级是从八品下,云鼎县尉不是从九品上就是从九品下,唐朝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两人品级不同服色自然也就不同。

《唐朝诡事录》细节方面的严谨不止于此,比如剧中有两个官位的情况就符合唐朝的历史,一个是备受嘲讽的斜封官,另外一个是被鄙视的流外官,先来看几个细节:

1.第一部苏无名从南州司马调任宁湖司马,刚破了《鼍神案》就接到洛州高刺史的书信,等苏无名到了洛州才知道他被公主任命为从五品上的洛州长史,苏无名坚持要朝廷的正式文书才肯就任,原因就在于这个洛州长史是斜封官,苏无名自诩清流不愿坏了自己和恩师狄仁杰的名声,后来为了破案才勉强同意,但他一直耿耿于怀。

2.第三部苏无名和卢凌风等人回到长安就遇到恶鸟伤人案,但雍州府却毫无建树,公主就封苏无名为雍州府刑狱博士专门负责破案,雍州长史杜铭接到文书之后嘲讽苏无名,说他自诩清高为何也会接受这个斜封官?苏无名连忙撇清说这个刑狱博士不是官,只是公主为了早点破案给了他一个查案的名头,杜铭就顺水推舟连俸禄都不给苏无名。

3.第三部第四个案子《诺皋记》中太医署丞颜君羡鄙视同科进士户部令史孟不疑只是个“吏”而不是官,孟不疑的妻子红药也说户部令史职位卑下且不入品阶,根本不能和流内正官相比,原来户部令史只是流外官。

4.第三部第六个案子《去天尺五》中万年县尉杜玉查马奎被杀一案询问何弼,两人本来就不对付,何弼说自己也是官,因为他不仅是祆神庙的庙祝,还是萨宝府的祆祝,没想到杜玉毫不客气地耻笑他“流外也算个官?”

由此可见,唐朝的斜封官和流外官在唐朝的官场上都不受待见!

唐朝官员的任命有严格的程序和制度,正常来说需要经过中书省起草、皇帝画敕和门下省复核三个流程,这种官方正式文书上皇帝画敕用黄纸朱笔书写后正封,不经中书、门下发出的诏敕是不合法的。

武则天打破了这一常规,她执政初期经常越过中书、门下擅自封官,唐中宗和唐睿宗时期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不仅皇帝如此,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也有权力封斜封官。

所谓的斜封就是文书以墨笔而不是朱笔画“敕”,斜封而不是正封且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审核,这样的官就是斜封官,正因为如此,这种非正式程序任命的官员往往被同僚嘲讽,这也是为何苏无名要尽力撇清自己是斜封官的原因。

唐朝九品十三级的官制只适用于流内官,不在品级之内的都属于流外官,所谓的“不入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流外官是“吏”不是“官”,比如《唐朝诡事录》系列中的户部令史、萨宝府祆祝都是流外官,颜君羡除了是从八品下的太医署丞之外还兼任太医署药园师,这个药园师也是流外官。

流外官素来被流内官鄙视和瞧不起,不过好在流外官也有机会晋升为流内官,唐朝每三年有一次吏部铨选,符合条件且通过吏部铨选考核的流外官有机会成为流内官,只不过条件较为苛刻,而且就算上岸了绝大多数也只是九品小官。

来源:百丈之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