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茵演的那个婆婆,从重男轻女到真心悔悟,这转变不是编剧硬拗的,是活生生被现实教育出来的。
终于有部剧把中年女性的困境拍明白了。
《四喜》大结局播完半个月,热搜还在持续发酵。
朱茵演的那个婆婆,从重男轻女到真心悔悟,这转变不是编剧硬拗的,是活生生被现实教育出来的。
剧里冯美奇挺着大肚子被前夫家刁难,弹幕全在刷"真实",妇联那边刚公布的数据,两千多万单亲妈妈,这剧算是捅到马蜂窝了。
最绝的是学区房那段。
张浩妈为了孙子上学,差点把女儿的房子都卖了。
北京有中介说,剧播之后咨询二胎学区房的多了三成多。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真不是盖的。
朱茵把那种"我为你好"的窒息感演活了,每个眼神都是戏。
她最近拿华鼎奖提名,实至名归。
有人觉得结局太理想化,四个女人最后都和解了。
可现实里,95后女性62%表示不会为性别终止妊娠,00后男性83%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
数据摆在这儿,观念确实在变。
剧里张浩妈最后跟儿媳道歉,说"我错了",这句台词让多少观众破防。
原生家庭那些伤,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抹平的,但有人愿意拍出来,愿意演出来,这就是进步。
朱茵本人更圈粉。
女儿在美国读心理学博士,她自己在上海搞了个免费表演班,教老年人演戏。
这操作,比剧里还热血。
她说想让更多普通人体验表演的快乐,这话听着就舒服。
不像某些明星,只会直播带货。
她还要出自传,预售第一天就冲到榜首,观众用钱包投票,比啥都实在。
现在网上冒出个新词,叫"新型四喜"。
不是传统的生娃喜事,而是事业、健康、情感、自我实现。
复旦大学都拿这个做课题研究。
一部电视剧能引发学界关注,不多见。58%的观众是35岁以上女性,这说明啥?
说明悬浮剧拍给小姑娘看的时代过去了。
真正的主力观众,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性,她们需要看到自己的故事。
特别篇明年要播,讲产后三年。
王媛可说剧本在打磨,会更扎心。
期待吧,希望别烂尾。
现在国产剧要么仙侠谈恋爱,要么婆媳撕逼。
像《四喜》这样,把生育、教育、职场、养老全摊开讲的,太少。
朱茵这波,从戏里到戏外,都立住了。
观众要的不多,就是真实二字。
来源:高冷白云CgrqvT2